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烟火 > 二千三百四十九章结盟(第1页)

二千三百四十九章结盟(第1页)

“耆老,您怎么看?”龚平盯着耆老沟壑纵横的脸庞看了许久,实在等不及了焦急询问。

“是啊,耆老。。。。。。”

其他人也连忙符合,他们每个人都拿不定主意,那就只能寄希望于耆老。

耆老目光在几人脸上一一扫过,忽然呵呵轻笑两声,缓缓靠在椅背上,“韩度把这个小松灵子故意透露给咱们,你们觉得他究竟想要干什么?”

龚平沉默片刻,深吸口气沉声说道:“一开始我觉得这是韩度设下的陷阱,不过这小松灵子既然是倭国女皇。那。。。。。。

晨光初露,海雾如纱,霍利斯城的钟声再度响起。那一口新铸的铜钟悬于广场高台之上,青铜冷光映着天边微红,每一声“当??”都似重锤敲在人心。百姓驻足聆听,商旅低头默然。那“卖国者死”四字铭文,在朝阳下泛出铁血般的光泽。

韩度立于灯塔之巅,披一件旧青袍,袖口磨得发白。他手中仍握着那枚海鹰令牌,指腹一遍遍摩挲着纹路,仿佛在读一段无人知晓的密语。身后脚步轻响,于谦缓步登来,手中捧着一卷尚未拆封的军报。

“先生,京城八百里加急。”于谦低声禀报,“李怀恩已接密信,三日之内连上七道奏疏,弹劾兵部尚书赵元衡‘通夷谋逆、擅调藩令、私授航权’三大罪状。陛下震怒,已下令革其职,软禁府中,待审。”

韩度微微颔首,目光未移。“赵元衡……当年书院中最负才名的弟子,文章动京华,风骨惊朝野。谁能想到,三十年后竟成了五大家的走狗?”

于谦轻叹:“他曾是您最得意的门生之一,若非亲眼所见供词,学生断难相信。”

“人心易变。”韩度终于收回视线,转身下阶,“尤其当权力与金银摆在面前时,多少人忘了自己为何读书、为何入仕?书院教的是忠义廉耻,可朝廷给的却是官爵田产。前者清苦,后者诱人,自然有人弃明投暗。”

话音落处,二人步入城防司议事厅。张琦早已等候多时,铠甲未卸,脸上尚带战后余烬之色。

“珊瑚湾俘虏已全部审完。”张琦递上一份供册,“东印度公司确有‘蓝鲸行动’计划,目标不止南海,还包括重建马六甲航线控制权,并联合五大家切断我大明官方市舶司贸易份额。他们甚至拟定了一份‘合作者名单’,除林谢陈吴赵之外,还列有十二位地方巡抚、七名水师提督的名字。”

韩度接过供册,一页页翻过,神情愈发凝重。忽而停在某一页,指尖轻点一行小字:“……另据巴达维亚总部指令,若韩度不除,则启用‘影火协议’,调动潜伏于江南十三府之‘内线火种’,策动民变,制造饥荒假象,逼朝廷罢黜海政改革派。”

“影火协议?”于谦眉头紧锁,“这是要以百姓为薪,燃起乱世之焰!”

“正是。”韩度冷笑,“他们想让天下以为,开放海禁导致外敌入侵、民生凋敝,从而将一切归咎于我书院主张。届时群情激愤,朝中保守派便可顺势反扑,彻底封锁南洋门户。”

张琦怒极拍案:“岂有此理!我们拼死抗倭,浴血守城,到头来却被污为祸国之源?”

“这便是权谋最狠之处。”韩度缓缓闭目,“杀人不见血,毁人不举刀。他们不需要打赢战场,只要赢了舆论,便能翻转乾坤。”

厅内一时寂静,唯有窗外海浪拍岸之声回荡。

良久,韩度睁眼,语气骤然转厉:“传令海镜司所有暗桩,立即启动‘破影’预案。凡列入‘内线火种’名单者,不论官民商贾,一律监控行踪,截查书信往来。发现异动者,先拘后报,不得迟疑。另外,命泉州、漳州两地旧部伪装成米商,向民间低价抛售存粮,每户限购三斗,附带印有‘韩公赈灾’字样的木签??我要让百姓知道,谁真正在救他们。”

于谦领命欲走,又被唤住。

“还有一事。”韩度从案底取出一枚漆盒,打开后露出一块残破布帛,其上用朱砂绘着诡异图腾,中央写着四个古篆:“天照归墟”。

“这是从龚平贴身内衣中搜出的,藏在夹层里。经译者辨认,应是倭国神道教秘传符咒,用于召唤所谓‘神谕使者’。但关键不在符咒本身,而在背面这一串数字??137。2°E,30。8°N。”

于谦皱眉:“这像是经纬刻度……莫非是某处坐标?”

“不错。”韩度点头,“我已命航海司比对最新海图,发现此处位于东海深处,靠近古称‘蓬莱外岛’的一片环礁群。那里常年浓雾笼罩,船只罕至,素有‘鬼域’之称。但据老渔民说,百年前曾有巨船沉没,船上载满金佛铜鼎,后来每逢月圆之夜,海底便会传出钟鸣。”

张琦听得毛骨悚然:“难道……小松灵子口中所谓的‘天照之匣’,就藏在那里?”

“极有可能。”韩度沉声道,“若此匣真是倭国历代天皇秘传之物,内藏控海机关或古老火器图纸,一旦落入五大家与东印度之手,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抢在他们之前找到它。”

“那是否派舰队前往?”于谦问。

“不可。”韩度摇头,“大军出动,必被察觉。此事需隐秘行事,只可派遣精锐小队,乘快艇stealth潜入。人选必须忠诚可靠,且精通潜水、测绘、破译三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