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烟火 > 二千三百四十九章结盟(第3页)

二千三百四十九章结盟(第3页)

匣内并无火器图纸,亦无金银珠宝,唯有一卷竹简、一枚玉圭、一张泛黄海图。

竹简以古倭文写成,经翻译后内容令人骇然:

“天照之匣非器,乃誓。昔我先祖与唐使盟于东海,共立‘海平约’:凡两国商船互市,不得设障;若有背约者,天地共戮。此匣为信物,藏于蓬莱归墟,待后世明君启之,以正海权。”

韩度久久无言。

原来所谓“天照之匣”,并非武器,而是和平的见证。是倭国少数主和派留下的最后希望??期盼有一日,两国能摒弃干戈,共建海上秩序。

而五大家与东印度之所以疯狂追寻,不过是想毁掉它,制造“倭国欲以秘宝发动战争”的假象,从而justify全面剿灭倭商、垄断航线的暴行。

“好一个颠倒黑白。”韩度仰天长叹,“他们要把和平变成战争的理由,把信义踩进泥里。”

他当即提笔,拟就一篇《东海盟约宣言》,详述“天照之匣”来历,并宣布以此为基础,建立“大明-倭国商盟”,开放三条互市航线,设立联合护航舰队,保障航行安全。

同时附信一封,交由海镜司最快飞鸽送往倭国京都某座寺庙??收信人是一位法号“明觉”的老僧,正是当年护送竹简入匣的唯一幸存者之后裔。

“告诉他们,”韩度对着信使说,“这不是征服,是和解。真正的强者,不在于摧毁敌人,而在于让敌人心服口服。”

数日后,王元吉传来密报:他在扬州遭遇刺杀,护卫尽亡,本人重伤,幸被当地书院旧部所救。刺客身上搜出一枚黑玉牌,刻着“影火”二字。

韩度看着血迹斑斑的奏报,眼神冰冷如铁。

“看来,他们还不肯认输。”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向浩瀚南海。

风正劲,浪正高。

他知道,这场风暴不会停歇。五大家虽遭重创,但根基仍在;赵元衡虽死,党羽未清;东印度公司退回南洋,必图再起;而朝廷之中,仍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等待他犯错。

但他亦知,火种已燃,无法扑灭。

只要还有人在听那口铜钟的声音,只要还有船夫哼唱《招魂曲》时想起韩公守海的故事,只要还有少年捧着《海权论》默默立志??

大明的海疆,就永远不会沉没。

暮色四合,烟火再起。

这一次,不是战火,而是渔舟归港的炊烟,是孩童点燃的孔明灯,是一艘艘挂着“海镜”旗的新船扬帆出海。

韩度轻轻抚摸海鹰令牌,低声说道:

“老师,您看见了吗?我们做到了。”

海风拂过,仿佛回应般,远处传来悠扬钟声。

当??

当??

声声不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