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凌的注视下,夏望开口道:“老奴恳请陛下,能调上林监赵贯入察事,协助老奴办好察事。”
什么叫聪明人,这就叫。
听到这话,楚凌嘴角微微上扬。
“赵贯,朕有用。”
想到这里,楚凌开口道:“既如此,就叫钱穆,从御前调往察事,协助你一起办好诸差吧。”
“老奴叩谢天恩!”
夏望忍着惊疑,当即叩首拜道。
天子这等决断,是夏望没有想到的。
毕竟他让赵贯入察事,就是为了制衡自己。
可结果呢,天子却让他的义子,进了察事。
同样心惊的还有李忠。
只是他们哪里明白,楚凌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他们向自己表明了忠诚,那与之相对的,就要给予他们信任与倚重。
何况赵贯这个人,其去处,楚凌早已想好了。
先前一直待在上林苑,是时机还不成熟。
可现在时机成熟了,赵贯也该动动了。
作为皇权专制统治下的特殊群体,大虞阉割入宫的宦官,规模是不小的,这其中是有一批有本事的,楚凌也知他们的缺陷在那里,但既然有了这一特殊群体,就要利用起来才行。
至于今后,楚凌会逐步削减宦官规模,以宫女来进行替换,待到了一定年岁,没有对应品阶的宫女,是会被放出宫的。
而这部分宫女的去处,楚凌也想好了。
愿意婚嫁的,那就嫁给有功之士。
军中的中低层将校,特别是凭功晋升的,多数是没有娶妻的,这要是能把此事办好,能更进一步凝聚他们的忠诚。
不愿婚嫁的,楚凌会给她们找合适去处,以确保她们能够赚取养活自己的钱财。
这件事,楚凌是考虑了很久。
如果不这样做,大批的宫女,一辈子都待在深宫之中,怨气肯定会滋生的,一旦到了临界值,这是会出现隐患的。
楚凌怎会允许这隐患存在?
再一个,后宫的很多争斗,就跟老的宫女有关,她们自身没有希望了,就把希望寄托到服侍的贵人身上,只有她们的贵人上来了,她们才能有更好的待遇。
这件事要不做,楚凌的后宫,今后必然会乱成一锅粥的。
毕竟除了皇后以外,其他妃嫔,有不少的出身都不差。
现在还没有皇嗣呢,一旦有了皇嗣,有些矛盾就会跟着出现。
夺嫡。
这在正统朝以前是没出现,可不代表着正统朝就不会有,而夺嫡引发的危害有多大,楚凌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楚凌必须要把事情想到前面,牵扯到内廷的组织构架,必然是需要进行调改的,只是这个过程要徐徐图之。
内廷,毕竟是属于他的私人领地,楚凌可不希望出现任何差池,如果后宫跟内廷出现了乱子,那不用想,肯定会有外朝的人,想方设法也要利用起来,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对于这样的事,楚凌是绝对不会允许发生的。
如此一批内廷的人起来,就是必然趋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