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 第一百七十五章 潮起潮落8(第1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 潮起潮落8(第1页)

“嘶??”

萧靖倒吸一口凉气,眼神中闪过一丝震惊,手不由自主的轻颤,尽管很快恢复,但依旧被暴鸢捕捉到了。

风雪未歇,京城上空阴云压城。萧云萝立于皇城角楼,目光如刀,穿透千里烟尘,直指南方。她手中那枚金钥静静躺在暗袋之中,却仿佛有千钧之重,压着一段被掩埋二十年的血史。

黄龙悄然登楼,肩披残甲,低声禀报:“凤阳关已失守,楚渊亲率神武军三万渡河,前锋距京畿不足百里。沿途州县望风而降,九驿锁喉道尽数落入其手,传讯鹰骑皆遭截杀。”他顿了顿,“徐元敬……昨夜自囚于文渊阁,留下血书一封,只写八个字:‘门开之后,天命归谁?’”

萧云萝冷笑:“他终于怕了。不是怕死,是怕自己毕生所谋,终成他人嫁衣。”

她缓缓抽出玉簪,轻轻刮开金钥边缘一道极细的纹路??那里藏着一粒微不可察的银砂,乃母亲临终前以发丝缠入,说是“开门时,需以亲血润之”。她咬破指尖,将血滴在钥匙孔槽,霎时间,金钥微微震颤,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鸣,似远古之魂苏醒。

“门不止一扇。”她低语,“地宫只是开始。真正的‘紫宸密库’,藏在皇陵之下三千丈,唯有嫡系血脉与双钥合一,方能开启。一枚在我手中,另一枚……应在那位‘承安’身上。”

黄龙瞳孔一缩:“您是说,先帝长子还活着?”

“当然。”萧云萝眸光冷冽,“徐元敬不会蠢到让真正的继承人死去。他花了二十年培养楚渊为傀儡,又怎会轻易毁掉手中的王牌?承安不在漠北,也不在回鹘,他在**京中**??就在我们眼皮底下,以另一个身份活着。”

话音未落,远处钟鼓齐鸣,乾元殿方向火光骤起。

一名禁军飞奔而来,跪地急奏:“陛下召您即刻入宫!徐元敬暴毙于文渊阁,头颅完好,身躯却化为白骨!太医查验,说是中了‘腐心散’,但……但此毒早已失传百年,唯有天机阁秘典记载!且他掌心攥着半块玉符,刻着‘┘’字,与您那残玉正好契合!”

萧云萝神色不动,心中却如惊雷炸裂。

徐元敬死了?死得如此蹊跷?若他是主谋,何必留信自曝?若他是忠臣,为何至死不说出全部真相?

她猛然想起幼时母亲讲过的一个故事:徐家祖训有言,“守门人”若觉大势已去,便以身饲毒,将最后线索藏于骨血,引后人追查到底。

“他是故意死的。”她喃喃道,“用命,给我们指路。”

她翻身上马,疾驰入宫。沿途百姓惶惶避让,街头巷尾皆传“妖师伏诛,逆王来犯”,更有孩童唱起童谣:

>“金钥开天门,血染紫宸魂。

>长皇子归来,江山换新人。”

这歌谣从未听过,却似早已流传多年。

乾元殿内,楚凌独坐龙椅,面色苍白如纸。徐元敬的尸身停于殿侧,棺木未合,露出森森白骨。那半块玉符静静置于案上,与萧云萝取出的残玉严丝合缝,拼成完整印记??一个古老的篆体“启”字,下方浮雕双龙盘绕,中央一扇虚门若隐若现。

“这是什么?”楚凌声音沙哑。

“《天机九钥图》的第一环。”萧云萝沉声道,“传说先帝驾崩前,预感朝中有变,命人打造九把金钥,分散藏于九处秘地,唯有集齐者,方可开启‘紫宸密库’,掌握王朝气运命脉。徐元敬是第一任‘守钥人’,而我母亲,是第二任。”

她抬头直视楚凌:“您可知道,为何先帝临终前,执意让您母妃亲手焚毁遗诏原本?”

楚凌摇头。

“因为那份遗诏根本不是传位于您。”萧云萝一字一句道,“而是写着:‘若长皇子尚存,当复其位;若已亡,则由皇后摄政,待萧氏血脉查明真相后,择贤而立。’”

满殿哗然。

“萧氏?”有人惊呼,“难道说……萧将军府,竟是皇亲国戚?!”

萧云萝不答,只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笺,泛黄纸页上墨迹斑驳,却是先帝亲笔:

>“吾儿承安,寄养民间,命格贵不可言。若有朝一日箫声再起于宫墙之外,便是归来之时。切记,勿信徐姓之人,尤忌青衫老者。”

她轻声道:“我父姓赵,母姓萧。而‘箫’与‘萧’同音。当年我父母每逢月下,必吹一支《折柳曲》,那是母亲教我的第一首曲子。后来我才明白,那不是情调,是**信号**。”

殿中寂静如死。

忽然,一名老宦官踉跄而出,跪地痛哭:“奴才……奴才曾在永昌钱庄地窖见过一人!他被铁链锁于寒冰室,每日只许听一次笛声……他说他叫‘阿安’,记不得过去,只记得小时候,有人给他戴过一枚银铃铛……脖子上至今还挂着!”

萧云萝浑身剧震。

银铃铛?!

她猛地忆起儿时梦境:雪夜,宫墙,一个小男孩坐在枯井边,脖颈微晃,铃声清脆。女人抱着她逃走前,回头望了一眼,低语:“姐姐,对不起,我带妹妹走,你护着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