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旧时烟雨 > 第六百零七章(第2页)

第六百零七章(第2页)

“那就打碎它。”陈砚冷冷道。

话音未落,净尘已率数十僧人列阵而来,皆来自铜铃寺残脉,身披破旧袈裟,手持残缺经卷。他们盘坐于地,齐诵《忆亡咒》,声浪如潮,竟在空中凝成一道金色经文屏障,暂时阻隔了忘鉴的吸摄之力。

苏渺踏浪而至,双鱼玉笛横唇,吹出一曲《招魂引》。笛声所至,那些尚未完全消散的纸灰忽然停滞空中,随后一片片翻转,显露出原本被火舌吞噬的文字??**“李氏一门十二口,因报灾情反遭诬陷,投井自尽”“王氏女医,疫中救百人,却被污为妖妇,焚于市集”“赵姓书生,撰《实录稿》,言官贪民苦,杖毙狱中”……**

一个个名字重新浮现,如同亡魂睁开了眼睛。

“你们以为烧了书,就能让人消失?”苏渺冷笑,笛声陡转激昂,“可只要还有人记得,他们就从未死去!”

陈砚走上前,双手捧起第九笛,这一次,他不再只是吹奏名字,而是将整段历史灌入音律之中??白沙港的呐喊、矿洞里的喘息、疫区母亲抱着孩子的最后一吻、西北战场上将军倒下前望向故土的眼神……所有被掩盖的真相,所有被压抑的悲鸣,尽数化作笛声,直冲云霄。

第九笛的心跳越来越快,玉印光芒大盛,竟在空中投射出一幅巨大的光影画卷:千年前的守灯人联盟如何建立,九盏灯如何点亮,又如何被权臣逐一熄灭;历代“清史运动”背后血腥的清洗;多少忠良之后被迫改姓换名,流落江湖;又有多少普通人因一句真话,全家覆灭……

这是真正的历史,未经修饰,鲜血淋漓。

忘鉴剧烈震颤,镜面出现裂痕。那些黑袍执事惊恐后退,口中高呼:“护鉴!护我正统!”

然而,迟了。

随着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第九笛猛然炸裂,化作万千光丝,缠绕住忘鉴,将其层层包裹。紧接着,一声巨响,铜镜崩解,碎片四散,每一块落地之处,都生出一朵白色小花??那是传说中的“忆莲”,只开在亡者坟前,象征记忆复苏。

青崖山上,所有被焚毁的书籍残页突然腾空而起,在风中自动拼接,一页页飞回正史阁的书架。有些书页甚至自行补全了缺失内容,墨迹如新,仿佛时间倒流。

一位白发老儒踉跄走出大殿,手中捧着一本残破的《永和实录》,老泪纵横:“我想起来了……林昭不是逆贼,他是英雄!是我们逼他造反的啊!”

越来越多的执事放下火把,跪倒在地,痛哭失声。他们并非天生冷酷,只是从小就被灌输“此等人皆该诛绝”的观念,如今记忆回归,良知觉醒,悔恨如刀割心。

陈砚站在废墟之中,望着漫天飞舞的纸页,轻声道:“今天,我们不立碑,不树像,不建祠。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学堂里读到这些名字,听到这些故事。”

柳念安点头:“我已经命人抄录《东海百家录》与今日重现的史料,送往各地书院。三年之内,天下蒙童识字课本,都将加入‘被遗忘者名录’。”

净尘合十:“铜铃寺愿为这些亡魂设百日超度法会,不止为安其灵,更为唤醒世人之觉。”

苏渺走到陈砚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灯还没灭。”

“嗯。”他看着远方初升的朝阳,嘴角露出久违的笑意,“而且,会越点越多。”

数月后,东海之滨新建一座学堂,名为“昭明馆”。门前无匾额,只有一块光滑石板,每日清晨,会有孩童上前,用清水写下一位曾被遗忘者的名字。水干字消,明日复写??寓意记忆需日日重温,方不致再失。

而在那片雪原尽头,归途道已悄然隐没于冰层之下,唯有蓝苔依旧闪烁,宛如星河沉眠。传说每当月圆之夜,若有心人静听风声,仍能听见极远处传来悠悠笛音,一声一声,唤着那些尚未归家的名字。

灯,在人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