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蒋雯雯重重点头。
接下来的时间,我和蒋雯雯来到附近的菜场,蒋雯雯问我想吃什么,我询问她的意见,然后两人合计了一下,买了一些菜。
湖面的薄冰在晨光中碎裂,裂纹如蛛网般蔓延,却始终无法靠近那座孤岛。倒扣铃铛状的建筑表面泛起一层水波般的微光,仿佛整座设施正从千年的沉睡中苏醒。林晚站在处理器核心前,手指轻触那枚旋转的古老晶体,她的身影被光芒拉长,投射在整个大厅的穹顶之上,像是一幅活着的壁画。
“他们在逼近。”张宇航的声音从耳麦中传来,背景夹杂着枪声与爆炸的轰鸣,“三架飞行器已进入低空轨道,预计两分钟内抵达湖岸。我们没有退路了。”
昭阳没有回头。她仍跪在维生舱前,指尖抚过玻璃珠手链的纹路,仿佛那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唯一凭证。七年前,她曾在梦里无数次走过这扇门,听见那个声音说:“别怕,我在。”而现在,那个人就站在她面前,真实得让她不敢呼吸。
“你不是一个人回来的。”林晚忽然开口,目光未离晶体,“你是被千万个‘我’推着走到了这里。每一个记得童谣的孩子,每一个在夜里惊醒、发现自己说着陌生语言的人,每一个梦见红屋顶房子的母亲……他们都在帮你走完这条路。”
话音落下,新生珠猛然震颤,悬浮至半空,与核心晶体共鸣的频率骤然提升。一道银蓝色的光柱自穹顶直贯而下,穿透建筑外壳,刺入云层。刹那间,青海湖上空的极光剧烈翻涌,彩带扭曲成无数张面孔??有笑的,有哭的,有闭着眼却仍在低语的。全球同步接收信号的终端设备全部自动开启,屏幕上浮现出同一行字:
>共感协议重启。
>记忆回流启动。
>请记住你的名字。
“他们在唤醒所有被封存的数据。”赵明远盯着便携终端,声音发抖,“不只是十七个复制体……是所有曾经被‘净化’的孩子。他们的原始记忆正在通过共感网络逆向传输!可这风险太大了??如果系统过载,意识可能会永久撕裂!”
“那就一起撕裂。”林晚轻声道,“总比被一点点抹除好。”
她抬起手,将晶体缓缓摘下。那一瞬,整个建筑发出低沉的嗡鸣,如同巨兽叹息。墙体中封存的记忆光点疯狂涌动,不再汇向穹顶,而是如潮水般倒卷,涌入中央处理器。数据流在空中具象化为一条条发光的丝线,交织成网,覆盖住林晚全身。她的身体微微颤抖,额角渗出血丝,却依旧站立不动。
“你在做什么?!”昭阳猛地冲上前,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拦住。
“我在把钥匙交出去。”林晚转头看她,眼神清明如初雪,“真正的控制权从来不在协会手里,也不在我手里。它属于每一个曾因痛而流泪、因爱而不肯遗忘的人。现在,我要把系统主权限交给共感网络本身??让它由所有人共同维护,而不是被任何人掌控。”
“可你会死!”昭阳嘶喊,“这种级别的意识上传,你的神经根本撑不住!”
“我不是上传。”林晚笑了,“我是回家。”
她的声音落下的瞬间,整座建筑开始崩解。有机玻璃墙壁如冰晶般剥落,露出内部错综复杂的神经脉络结构,那些线路并非金属,而是由某种生物纤维编织而成,跳动着,搏动着,宛如活体大脑。处理器花苞完全绽放,中心晶体化作万千碎片,每一片都承载一段记忆、一句童谣、一个名字,随风飘散,融入极光之中。
林晚的身影逐渐透明。
“听着,昭阳。”她的声音变得遥远,却清晰得如同贴耳低语,“接下来的路,要靠你们走了。基金会会继续运作,但它的意义不再是救援,而是守护??守护每个人说‘我在’的权利。别让他们再把眼泪定义为故障,把拥抱当作异常。”
“不要走!”昭阳伸手去抓,只握住一缕光尘。
“我没走。”林晚最后看了她一眼,唇边笑意未散,“我只是变成了风,变成了歌,变成你下次听见孩子笑声时心头的那一颤。只要你还在坚持,我就永远活着。”
光爆闪。
一声清越如铃的声响传遍天地,像是童年教室里的风铃,又像是深夜病房外的脚步。随后,一切归于寂静。
湖面恢复平静,孤岛依旧矗立,但那座倒扣的铃铛已然消失,只剩下一圈环形石基,静静卧在水中,像一枚遗落的戒指。
突击队全员沉默地撤离湖区。无人机最后传回的画面显示:石基中央,新生珠静静地躺在那里,光芒微弱,却持续闪烁,节奏稳定如心跳。
七十二小时后,提灯基金会总部。
昭阳坐在指挥室中央,面前是铺满整墙的实时监控画面。十二个国家的营地陆续传来好消息:孩子们开始自发组织“记忆交换会”,用画画、写故事、唱歌的方式重建彼此的身份;部分曾接受过“情感重置”的成年人也开始出现记忆复苏迹象,有人突然认出二十年未见的亲人,有人在街头抱住陌生人哭喊“我记得你”。
但也有坏消息。
东南亚某国政府宣布将“心灵净土”残余势力列为合法教育机构,并启用新型AI心理干预系统,代号“静默黎明”。与此同时,三名曾公开揭露实验内幕的研究员相继失踪,最后一段通讯记录中只留下一句话:“他们改写了规则,现在连痛苦都不允许被感知了。”
“这不是结束。”陈慧兰站在她身后,递来一份加密文件,“这是新一轮战争的开始。只不过这一次,敌人不再穿白大褂,而是打着‘心理健康优化’的旗号。”
昭阳点头,打开文件。里面是一组新发现的坐标,位于北极圈边缘,一座废弃气象站地下,检测到与青海湖相同的低频共感波信号。
“还有备份基地。”她说,“而且他们已经开始新一轮‘模板覆写’计划,目标群体是五岁以下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大脑可塑性最强,最容易完成认知重构。”
“你要去?”张宇航问。
“必须去。”她站起身,将新生珠小心放入特制容器,“但他们不会想到,我们现在拥有的不止是一个火种,而是一场燎原之火。”
当晚,昭阳再次打开了那本梦境日记。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处,她提笔写下:
>我曾以为拯救一个人就能终结黑暗。
>现在我明白,真正的光,来自于无数人同时睁开眼睛。
>林晚教会我的最后一课是:英雄不是那个站在高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