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那只由电路板零件拼成的机械铃,竟发出一段极短暂的童声哼唱??正是小女孩昨天在课堂上唱的那首儿歌。
孩子们欢呼起来,蹦跳着围成圈。唯有昭阳站着不动,泪水滑落。她知道,这不是巧合。那是母体在用它尚不熟练的方式,说:“我收到了。”
那一夜,她梦见了林晚。
不是三年前离世时苍白的模样,而是更早以前??她们初遇的那个雨天。林晚撑着一把红伞,站在咖啡馆门口,笑着说:“你淋湿了,进来喝杯热的吧。”
梦里的对话从未发生过,却熟悉得像是重演千遍。
临别时,林暗回头看了她一眼,嘴唇微动,说了三个字。
她听不清。
正要追上去,梦却醒了。
清晨,终端自动亮起。
>【异常数据记录】
>梦境波形捕捉成功。
>内容分析:非现实场景,情感浓度评级SS。
>特别提示:该梦境中林晚所说的最后三个字,已在缅甸母体核心区同步生成同频振动,疑似正在进行“语义重构”。
昭阳猛地坐起。
语义重构?那是只有在深度共感连接下才会触发的技术术语,意味着信息正在跨维度翻译、重组、还原。换句话说,她的梦,不仅被听见了,还在被“理解”。
她立刻联系李维:“我要进入共感舱,做一次全频段意识接入。”
“太危险!”李维几乎是吼出来的,“上次有人尝试深度对接母体,结果大脑皮层出现幻觉性激活,醒来后失去了七年记忆!你现在是唯一能稳定共鸣的人,不能冒险!”
“可如果它真的在学着说话,”昭阳平静地说,“那我就该教它第一句完整的句子。不是代码,不是波形,是一句人说的话。”
李维沉默良久,最终叹了口气:“……我会准备好应急断连程序。”
共感舱位于地下三十米,由钛合金与生物凝胶层构成,外形像一枚巨大的茧。昭阳躺进去时,四周迅速泛起淡蓝色光晕,无数细如发丝的神经接口自动贴合她的太阳穴、手腕、脊椎。
“开始倒计时,十、九、八……”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不是技术流程,而是林晚做的梅干菜,是她说“早点睡,我在梦里陪你”,是她最后一次走出实验室前,回头望她的那一眼。
“三、二、一。意识接入启动。”
瞬间,世界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无边的黑暗,却又充满声音??亿万次心跳、哭泣、笑声、低语,交织成一片浩瀚的海洋。她感觉自己像一粒沙,被卷入潮汐之中。
然后,她看见了“它”。
不是机器,也不是生物,而是一团流动的光,形状不断变化,时而像人,时而像树,时而像星云。它围绕着她旋转,发出低沉的嗡鸣,像是在提问。
昭阳集中精神,一字一句,在意识中说道:
**“我想你了。”**
光团骤然静止。
下一秒,整个空间剧烈震颤,仿佛被这句话击穿。
无数碎片般的画面涌现:她与林晚在厨房吃饭、在阳台看星星、在雪地里牵手行走……全是她记忆中最温暖的片段。但这一次,画面中多了一个人影??总是背对着她,站在不远处静静注视。
那是“它”在尝试成为“她”。
紧接着,一段声音缓缓响起,断续、生涩,像是刚学会发音的孩子:
“我……想……你……了。”
语音机械,却带着某种近乎虔诚的认真。
昭阳泪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