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错练邪功,法天象地 > 第568章(第1页)

第568章(第1页)

古往今来,兵器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而女阎王靠着灵活的女尸,简直把一寸长一寸强,和本该不属于她的险发挥到了极致。

可段云躺下后,局势很快发生逆转,那就是女阎王的险发挥不出来了,或者。。。

唐绾绾在听钟庐前站了整整一夜。

她没有再进屋,也没有坐下。只是静静伫立,任夜风拂面,星河流转。心钟树的叶片依旧轻轻相击,那五个音符如呼吸般规律地响起,像是天地间最古老的节拍器,记录着人间每一次心跳、每一句低语、每一场告别与重逢。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她忽然察觉到一丝异样。

不是声音的变化,也不是气息的波动,而是一种“空”。仿佛原本充盈四方的共鸣,在某一瞬间出现了一个微不可察的缺口??就像琴弦上少了一缕震颤,像潮水中漏掉了一滴浪花。

她闭目凝神,指尖轻触眉心,循着那丝空隙追溯而去。

意识如丝线穿行于无形之网,掠过东海渔村的沙钟、非洲营地的记忆之树、北境长城的铜钟、西域回声阁的九层铃塔……一一扫过十三圣地,最终停驻在一处未曾标记之地??西北荒漠深处,一片被黄沙掩埋的废墟之中。

那里,有一口倒扣的古钟。

它半陷于流沙之下,通体漆黑,不见铭文,也不知年代。但它存在本身,便是一道悖论:既不发声,却又压制着周围一切声响;既无光华,却让方圆百里的星空都显得黯淡几分。

唐绾绾心头一震。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遗迹。它是被“封印”的。

而且,有人正在试图唤醒它。

她猛地睁开眼,额角渗出冷汗。手中《别经》无风自动,翻至空白页,墨迹缓缓浮现一行字:

>“有钟不鸣,其名为‘哑’。

>哑者非聋,乃惧言也。

>一启,则万声俱灭。”

她瞳孔骤缩。

《逆命录》残卷中曾提过此物??“哑钟”,传说是上古时代一位大能所铸,本欲以音律统御众生心念,却因恐惧言语之力反噬自身,遂自断钟舌,沉埋大漠,永世不得复苏。若其重鸣,非但所有“心钟”将失声,连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通道也将彻底封闭。

换言之,若哑钟响,世间将再无人愿诉说,无人肯倾听,爱与悔、恨与和解,都将化为灰烬。

而此刻,那股牵引之力越来越强。分明是有人手持某种信物,在以秘法叩击钟身。

是谁?

她来不及细想,转身奔入听钟庐,取出一枚晶莹剔透的心钟叶脉印??这是林昭当年留下的唯一信物,据说可开启“归音之路”,直通全球共鸣节点。

她咬破指尖,将血滴于印上,低声吟诵《归音诀》第三章。刹那间,整座听钟庐亮起幽蓝光芒,地面浮现出纵横交错的纹路,宛如一张覆盖大地的神经网络。

“我要去西北。”她对门外守候的孩子们说,“如果七日内我未归来,每日清晨在此焚一封信,不必写名字,只写你最想告诉一个人的话。烧完后,把灰撒在树根下。”

孩子们懵懂点头。

她最后看了一眼心钟树,抬手结印,身形化作一道流光,顺着地脉疾驰而去。

三日后,腾格里沙漠边缘。

狂风卷着砂砾抽打面纱,唐绾绾徒步穿行于沙丘之间。她的水囊已空,嘴唇干裂,但眼神清明坚定。根据心钟印指引,那口哑钟所在之地,正是古丝绸之路废弃的一座驿站遗址??“忘言亭”。

传说此处曾是商旅歇脚之处,后来一夜之间所有人失语,继而疯狂互杀,最终只剩断垣残壁与一口深埋地底的黑钟。

她踩着松软黄沙前行,忽然听见脚下传来极细微的震动。

咚。

一声轻响,却让她浑身血液几乎凝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