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娇妻人设也能爆改龙傲天吗 > 340晋江文学城首发(第2页)

340晋江文学城首发(第2页)

“这是三百年来所有未能发声的记忆残片。”阿穗的声音回荡四方,“它们一直在等一个能听懂的人。”

苏砚走入其中,随手打开一只陶瓮。里面传出稚嫩童音:“爹爹,我不是灾星……那天下雨,我只是想帮你收柴火……”另一只瓮中,老妪泣诉:“我守寡五十年,族谱上却只写‘某氏’,连名字都不配留下……”

他一一倾听,泪水无声滑落。

当他走到最深处,发现一口青铜巨棺静静卧于祭坛之上。棺盖刻着一行字:“**凡开口者,皆可入此门**。”

“这是什么?”他问。

“共命碑的真正原型。”阿穗答,“古时称为‘言冢’。传说只要集齐一万句真心之语,便可唤醒碑灵,令亡者复声,冤屈昭雪。可惜历代皆因恐惧而中断仪式,直到你重启共述日。”

苏砚伸手触碰棺盖,忽觉一股暖流涌入体内。无数陌生记忆涌入脑海:有女子在婚礼前夜自缢,只为拒嫁恶霸;有母亲吞针明志,抗议官府强征赋税;有少女跳崖前高喊:“我清白!”……每一幕都痛彻心扉,却又充满尊严。

“你要不要打开它?”阿穗问。

“如果开了,会发生什么?”

“真相会倾泻而出,无法阻挡。有些人会欢呼,有些人会崩溃,有些权力会因此崩塌。你确定要承担这份后果?”

苏砚沉默良久,终于伸手推向棺盖。

一声巨响,尘土飞扬。

棺中并无尸骨,唯有一面铜镜悬浮半空。镜面起初模糊,渐渐清晰,映出的却不是他的脸,而是千万张女人的脸??年轻的、年老的、哭泣的、怒吼的、微笑的、沉默的……她们彼此重叠,最终融合成一张面孔,正是阿穗的模样。

镜中之“她”开口道:“我们回来了。”

话音未落,天地变色。狂风呼啸,沙石腾空,远处山脉竟隐隐传来钟声。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同步发生异象:话疗点的录音设备自动启动,播放从未录入的内容;学校课堂上的黑板无故浮现文字;甚至婴儿啼哭的频率都被解析为某种古老语言的求救信号。

苏砚跪倒在地,感到灵魂被彻底洗涤。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真正的开始。

三天后,朝廷紧急召见。

御书房内,皇帝面色凝重:“苏卿,近日报呈之事,朕已尽知。百姓夜间闻鬼语,孩童梦中受训诫,边关将士称敌营传来女子诵经声……更有甚者,宫中嫔妃集体绝食,要求设立‘女性议政院’。此事若再蔓延,恐生大乱。”

苏砚平静回答:“陛下,非是妖异作祟,乃是长久压抑的情感洪流终于决堤。您可还记得《广言令》中所言?‘人生之大义在言’。如今她们只是在践行您许下的诺言。”

皇帝蹙眉:“可这般喧嚣,岂非动摇国本?”

“比喧嚣更危险的,是沉默。”苏砚直视龙颜,“六百年前,先祖以铁腕禁言,换来百年太平,却埋下今日之患。如今若再行压制,只会让怨气更深,终有一日,将以十倍之力反扑。”

他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一片紫莲花瓣,置于案上:“陛下可知,为何这些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偏偏此时乱象丛生?因为公平不能永远迟到。当一个社会拒绝倾听弱者的声音太久,自然会有另一种力量站出来代为发声??哪怕是以魂魄的形式。”

皇帝久久不语,最终长叹:“那依卿之见,当如何?”

“顺势而为。”苏砚道,“不如举办‘万言大典’,在全国设千座共述坛,邀请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前来陈述心中最深之痛、最隐之愿。让每一份委屈都有地方安放,每一次呐喊都能被记录。”

皇帝沉吟片刻,点头允准。

诏书下达当日,举国沸腾。

三个月后,万言大典正式开启。从东海渔村到西域雪山,从南疆雨林到北漠草原,人们扶老携幼奔赴各地共述坛。有人哭诉家族蒙冤三代不得昭雪;有人坦白曾为活命出卖姐妹;也有男子忏悔曾对妻子拳脚相向,今日特来赎罪。

最令人动容的是,在京城主坛,一位百岁老妇拄拐登台。她原是前朝宫女,亲眼见证阿穗焚书那一夜。她说:“我当时躲在柱后,听见她说:‘这一把火烧的不是证据,是我们被偷走的一生。’我当时不敢信,如今我才懂,她烧的是锁链,放的是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