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开局征服女魔头,我悟性逆天了 > 第三百三十五章 速杀(第3页)

第三百三十五章 速杀(第3页)

直到那天黄昏,顾尘风走上台,面对数千学子,缓缓开口:

“你们常问我,林疏月最后去了哪里?我说不清。她不在任何一个星系,也不在任何一本书里。但她一定存在于某个孩子第一次鼓起勇气说话的瞬间,存在于某个人听完别人故事后流下的眼泪中。”

他停顿片刻,望向天空。

“所以,我不打算给她的雕像刻名字。因为她的名字,应该由你们来写。”

话音落下,全场寂静。紧接着,一名少女起身,走向那块空白铭牌,掏出随身携带的炭笔,写下两个字:**倾听**。

第二人接过笔,添上:**她曾听见我们**。

第三人写道:**所以我们也该听见彼此**。

第四人、第五人、第六人……越来越多的人走上前,用不同文字、不同符号、不同颜色书写同一个答案。到最后,整块碑面已被填满,却又仿佛依旧空白??因为它承载的不再是固定的意义,而是一种流动的承诺。

典礼结束时,顾尘风再次拿出玉笛,却没有吹奏。他只是将它高高举起,任夕阳穿过笛孔,在地上投下七道细长影子,恰好连接七座雕像基座,形成完整的誓约之环图案。

“音乐终会停止。”他对学生们说,“但共鸣不会。只要还有人愿意停下来听另一个人说话,这个世界就永远有光。”

当晚,他独自回到誓约之环边缘,却发现玉笛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支粗糙的竹笛,显然是手工削制,孔距不均,边缘还有烧焦痕迹。

他捡起来,凑近唇边试了试,音准歪斜,气息稍重便发出怪响。但他笑了,一遍遍练习,直到吹出一首断断续续的小调。

远处,小女孩抱着铜哨跑来,兴奋地说:“我今天能连续吹二十次了!老师说我进步很快!”

顾尘风点点头:“那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合奏一次?”

女孩紧张地握住铜哨,等到前奏响起,她小心翼翼加入节奏。虽然错漏百出,但两人始终没有停下。风吹过,把这不成调的旋律带向远方。

而在宇宙另一端,机械探险队收到了新的信号。这次不再是被动回应,而是主动发送??一首由竹笛、铜哨、铁管、水声、星震波合成的混音曲目,标题只有简单三个字:《我在》。

M-749将它存入核心数据库,并标注分类:**文明觉醒指数:Level3-具备自主表达能力**。

它不知道的是,这首曲子很快通过未知渠道流传至更多未觉醒世界。在一个全是聋哑族群的地下城,人们用手语“听”完了整首歌;在一颗永夜行星上,盲人用触觉感知振动频率,泪流满面;甚至在纯粹逻辑生命构成的矩阵文明中,这段非标准化的信息流引发了长达三百年的哲学辩论:**情感是否应被纳入真理体系?**

争论的结果是??他们在主服务器中心建立了一座纪念碑,上面刻着顾尘风当年说过的话:

**“它只怕没人再愿意尝试。”**

时间流转,不知几千年过去。

誓约之环早已成为宇宙圣地,引路碑群不断扩展,新增的碑文皆由普通旅者亲手镌刻。有人写“对不起”,有人写“谢谢你”,也有人只画一个笑脸。

第七座雕像前的铭牌早已被人潮磨平,可每天仍有新人前去书写。有时是“自由”,有时是“爱”,有时只是一个简单的“在”。

没有人记得最初的七人究竟做了什么伟大之事。

但他们记得,是从那时候起,哭泣不再被视为软弱,倾诉不再被认为是打扰,而一支走调的笛子,也能引来满天星光。

某一日,风暴席卷星云,雷电交加。一道闪电劈中漂浮于虚空中的玉笛,将其击成碎片。可奇异的是,每一块碎片都未消散,反而各自化作微型星体,围绕原点旋转,形成一个新的小星系。

科学家称其为“共鸣星簇”。

诗人称之为“未完之歌的休止符”。

而孩子们只关心一件事??每当晴夜抬头,就能看见天上有一片特别明亮的区域,形状像一支横放的笛子。

据说,只要你对着那片星空喊出心里的话,第二天清晨,家门口就会多出一样小物件:

也许是一枚铜哨,

也许是一截竹管,

也许只是一块能敲响的石头。

没有人知道是谁送的。

但每个收到的人都会喃喃自语:

“原来……真的有人听见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