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这片宁静蔓延之际,一道极其微弱的信号从宇宙边缘传来。
它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也不携带情绪或意图,仅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学序列:质数递增,持续不断。
当人类学者将其转换为坐标系时,发现指向一颗从未观测到的行星,位于银河系背面,距离地球约十八万光年。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颗行星的位置,恰好与七年前林溯消失时的能量逸散轨迹吻合。
有人猜测,那是他的归途。
也有人坚信,那是另一个“他”在召唤。
苏芸的女儿站在终聆之树下,望着那只陶罐。
晨光中,罐身最后一圈纹路终于彻底凝固,字体古朴,却充满生机:
>“从此以后,
>每一次无人倾听的诉说,
>都将成为星辰诞生的序曲。”
她伸手抚摸罐壁,低声说道:“妈妈,我听见你了。”
话音落下,整棵树剧烈一震。
一片叶子飘落,正好盖住陶罐口。
那一瞬,全球所有曾听过“母核低语”的人,同时感受到胸口一阵温暖,像是有人轻轻抱了一下。
而在那颗遥远的未知行星上,沙粒再次被无形之力推动。
它们缓缓聚集成一行大字,比上次更加清晰:
>“谢谢你,说了出来。”
片刻后,沙暴袭来,字迹消失无踪。
但大气层中的“倾听力谱段”突然增强十倍,持续整整七分钟,随后稳定在一个新的基准值。
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但他们记录下了那一刻的时间,并命名为“第二次静默时刻”。
多年以后,当人类终于抵达那颗行星,只发现一片荒芜沙漠,中央插着一支断裂的骨光之笔,笔尖朝天,仿佛指向某个不可见的存在。
没有人敢拔它出来。
因为在它周围,沙地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全是不同语言、不同文明、不同年代的人类留下的遗言、忏悔、告白与梦想。
它们从未被回应。
它们一直都在。
风起时,沙粒轻扬,那些字迹微微闪烁,如同呼吸。
远处,一颗新生恒星悄然点燃,光芒穿越时空,照进地球某间孩子的卧室。
窗台上,蜡笔画still贴在那里,“你好呀”三个字歪歪扭扭。
男孩翻了个身,嘴角微扬,梦里听见有人说:
“我也好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