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他都是那个被拿来和李克军比较的、黯淡无光的参照物。
李克军是所有亲戚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而他,永远是那个需要向李克军学习的、一无是处的笨蛋。
他一直活在李克军的阴影里。
思绪翻涌许久,李克宁终于拿起笔,郑重地写下了回信。
“余华姐,关于感情的事,我其实什么都不懂。”
“但我每天看着我哥和我嫂子,我觉得,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就是他们那个样子的。”
“是那种能把后背完全交给对方的信任,是那种不掺杂任何算计和犹豫的纯粹。”
“余华姐你那么聪明,见识那么广,一定比我更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你对一段感情产生了犹豫和猜忌,我想,那一定不是对的。”
“我的堂哥李克军,他从小就比我聪明,心眼也多得多。”
“小时候我们去爷爷家,他想吃花生,总是怂恿我去偷。他说我年纪小,被发现了也不会挨重罚,其实我知道,只是因为爷爷最疼他,舍不得动他一根指头。”
“我偷来的花生,大部分都进了他的肚子。可一旦爷爷问起来,他总会第一时间指向我。”
“为这事,我挨了很多次打。可下一次,他还是有办法说服我,心甘情愿地再去为他‘火中取栗’。”
“长大后我才想明白,以爷爷对他的宠爱,只要他开口,别说花生,就是要天上的月亮,爷爷都会想办法。可他偏不,他偏要选择这种方式。”
“最后的结果就是,在爷爷眼里,我成了一个谎话连篇、好吃懒做的坏孩子,而他,永远是那个品学兼优的榜样。爷爷总让我向他学习,说我连他一根脚指头都比不上。。。。。。”
写到这里,李克宁的鼻尖一酸,眼眶瞬间红了。
这些被尘封的委屈,是他从未对人言说过的秘密。
何止是偷花生,摘西瓜、打碎邻居家的玻璃。。。。。。无数的黑锅,都是他替李克军背的。
最可怕的是,李克军总有办法让他觉得自己背锅是理所应当,甚至是对他好。
那种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的滋味,李克宁现在想起来,都忍不住打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