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帝看向谢凛,“爱卿对这件事怎么看?”
“陛下,宗室亲王乃国家屏藩,实为社稷之幸。”
反正在大雍,亲王依旧可以封太子,并不冲突。
以三皇子,四皇子和五皇子的年纪,就算过上几年再让他们回封地,也理所应当。主要是,封王对五皇子有利。
有封地,就能找个由头把他送走,不必留在皇后膝下。
谁知道再过上几年,五皇子会受多少磋磨?
一个弄不好,就会成为四皇子的磨刀石。
崇文帝很清楚大臣们心里的小九九,想着今天是个好日子,不想闹得不愉快。既然封王之事是众望所归,那就封好了。
于是,连着封了三位王爷。
三皇子封怡王,四皇子封宁王,五皇子封安王。
其中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贵妃对怡王这个封号很满意,她本就没指望过儿子去争夺储君之位。不是不想,而是不愿儿子成为门阀斗争的牺牲品。
一辈子被他们架着,怕是永远也不可能开怀。
与贵妃不同,皇后对四皇子的封号极为不满。
“宁”,这是告诫儿子安分守己,息事宁人。
好在,有太后帮忙说和,女儿的封号是要回来了。
至于五皇子,什么封号不重要,封了王,有了属于自己的封地,就能远离纷争。再有人照拂着,一辈子就安乐无忧了。
太后寿宴后,崇文帝将谢凛和几位老臣留了下来。
楚琬宁出宫,身后跟着朝朝。
一道声音唤住她,“琬宁姐姐。。。。。。殿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