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大家都是第一次演戏,张文心会优先考虑性格问题。性子最活泼的几人被分到了反串角色,果然不负她的期待,当场压低声音念起台词。
“女主角和男主角呢?”有人朗声问出大家都很期待的问题。
众人的视线基本都集中在于知乐和陈昭身上。
“不是我,不是我。”陈昭连忙摆手否认,随后做了个整理衣领的动作,“我演另一个本子,那个幽默风趣的医生。”
“我不演,得帮大家注意走位。”于知乐浅笑。
大家又看向张文心,张文心透过门看骑车而来的身影,卖了个关子,高高吊起大家的好奇心。
等李然跨进小院,她把于初月推到他身边,让两人手臂碰了碰,随后大声宣布:“这就是我们的男女主角。”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演出。”此时的李然比以往更平易近人。
于初月脸颊飘起两抹红霞,嗯了一声。
众人拍手叫好,让屋檐下乘凉的陈老和罗平不禁感叹年轻人的活力。
之后,一行人围坐在长桌边上,熟悉每个角色的出场顺序,李然很快和大家打成一片。
《大山女孩》小剧组的第一次会议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彼时已是正午,约定好正式排练时间后大家各自回家。
“蓝同志。”李然叫住蓝圆圆,递出一封信,“有位杜先生拜托我给你带的。”
蓝圆圆愣了几秒,接过信,在回家的路上粗略读了一遍。
于知乐没打扰她读信。陈昭更是一声不吭,当好透明人的角色。
听见她读完后长舒一口气,于知乐眼底多了几分笑意。
三人到家时,家里一片其乐融融。贺有安和于海宗在烤炉前忙活,于婉琴姑嫂三人扯着闲篇,弟弟们围着收音机,爷爷则笑着看大家。
“乐乐,圆圆,小昭,快来,肉都烤好了。”于佩兰先注意到他们,温柔招手。
三人刚洗过手坐下就被长辈们各塞了一口肉。
牛肋排先卤后烤,肉软糯易脱骨。牛腿和牛腩肉被烤得外焦里嫩,最适合用生菜包着夹蒜吃。
饱餐一顿后,一家人在树荫下喝着山楂水闲聊,真是好不惬意。
处暑之后,午后的高温闷热逐渐消退,时间好像被摁下了加速键,三天很快就过去了。
期间,镇上办了一次大集,于知乐让张海竹在大集时增加了酸辣海蜇丝这一道小菜,广受好评,便开始琢磨运送凉拌水蛰罐头的法子。
而于佩兰在三天假期里参观了几次海隅村的小型鱼糜制品流水线,对一些巧思赞不绝口,打算回省城后对手下的生产线做出微小调整。
于知乐和她聊过几次,给了她不少研发新品的灵感,所以夫妻二人在假期最后一天的清晨就启程回省城了。
两人刚离开没多久,海隅村又迎来三位客人,而且都是于知乐的老熟人。
一位是来增加泡椒酱订单的吴云,另外两位是乔老师和她的爱人。
三人坐同一辆牛车到海隅村,刚碰面时吴云就对背着相机的夫妻二人很好奇,路上将社交能力发挥到极致,打听清楚了他们与海隅村的渊源和此次来意。
“是不是影响你工作了?我们自己逛也可以的。”乔榆问。
于知乐笑着解释:“没有,供销社的合作本来就是海梅负责的。”
“那就好。”乔榆柔声道,讲清来意,“报社收到李知青的投稿,大家一致对海隅村副业组是一个很好的议题,我们这次来是想做一个全面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