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人啊!有人抽风了!”
“倒了倒了!口吐白沫了!”
方夏荷和周默对视一眼,立刻放下书冲了出去。
只见图书馆门口的石阶下,一个中年男人倒在地上,身体剧烈地抽搐着,四肢僵直,口角不断溢出白沫,牙关紧咬,发出令人心悸的咯咯声,脸色青紫,眼球上翻。周围的人惊慌失措,围成一圈却不敢上前,有人喊着“羊癫疯”、“快掐人中”!
“让开!我是医生!”方夏荷大喝一声,拨开人群冲到病人身边。她一眼就认出这是典型的癫痫发作。
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蹲下身,动作快而稳:
方夏荷迅速将病人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倒流堵塞气管。同时用随身携带的手帕小心地清理他口鼻的分泌物和白沫,避免强行撬开紧闭的牙关。
她麻利地招呼旁边的人:“帮忙按住他肩膀和腿,别太用力,防止他抽搐时撞伤!”
周默立刻上前,沉稳地协助固定病人的躯干。
方夏荷解开病人领口的扣子,保持呼吸通畅,同时冷静地观察着抽搐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整个过程,方夏荷神情专注而镇定,没有丝毫慌乱,清晰地指导着周围的人:“不要硬掰他手脚!不要往嘴里塞东西!保持他侧卧!注意看时间!”
混乱的场面稳住了。周围的人屏息凝神地看着。大约两三分钟后,病人的抽搐强度逐渐减弱,身体放松下来,进入了昏睡状态,呼吸也变得平稳。
方夏荷这才松了口气,擦了擦额角的细汗,对周默和帮忙的人点头致谢:“好了,发作过去了。让他安静休息一会儿,等醒了就没事了。麻烦哪位同志去通知下他家人或者单位?”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纷纷赞叹:
“哎呀!是大夫啊!”
“多亏了这位女大夫!刚才吓死人了!”
周默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方夏荷。此刻的她,脸上还带着救人后的红晕,眼神明亮而坚定。这与他印象中那个在村里市井泼辣的“夏禾姐”截然不同。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刚刚从书架上抽出来的那本书——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传记。一个为了理想和信仰,在战火和病痛中坚守的“提灯女神”形象跳跃在脑海里。
有了周默帮忙找到的资料,方夏荷如获至宝。
她废寝忘食地研读,把蚯蚓的生活习性、养殖环境要求、饲料配方、病虫害防治、采收方法等关键点都摘录下来。
她不再是纸上谈兵,立刻在自家后院和鱼塘边选了小块地方,严格按照书上的要求,挖浅坑、铺基料、调节湿度,然后从潮湿肥沃的菜地、河沟边小心翼翼地收集引种蚯蚓。
何田成了她的小助手,母女俩每天观察记录蚯蚓的活动情况、基料的消耗速度、温湿度的变化。
实践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初期因为湿度没控制好,基料发霉了一次;还有一次可能是基料发酵温度过高,烫死了一批蚯蚓。
但方夏荷母女俩没有气馁,仔细分析原因,不断调整,慢慢摸索出了经验。看着蚯蚓在精心营造的“家”里钻来钻去,不断吞食基料,产出细密湿润的黑色蚓粪,方夏荷心中的希望之火越烧越旺。
就在方夏荷埋头于她的“土黄金”事业时,方家迎来了另一个重要的生命节点——成秀英临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