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忧亦不知道燕珩的功底究竟如何,只低声道:“京中的学子,想来不会比乡下的学子差,何况太子殿下受的还是京中最好的教育,应该不会太差。”
吴欢想起自己在宫中时皇后对燕珩那般事事称好的态度,眨了眨眼,对吴忧道:“希望如此,就怕殿下坐的位置实在太高,没有人敢说真话,殿下一直觉得自己很厉害,但其实不是,那就惨了!”
吴忧犹豫道:“那如果殿下真的被难倒了,怎么办。”
吴欢手托下巴,思考一会儿,小声道:“那我就出现,英雄救美一下。”
“怎么救?”
吴忧忍不住好奇发问。
“我来!”
未等吴欢回话,便有一人站出来要考一考燕珩。
吴欢往声音来处望去,沈宗贤同姜有义等几个学生在一处,尽皆穿着崭新又干净的学士服,见她投过去的目光。
沈宗贤立刻做出一个谦卑而恭顺,不含任何恶意地笑容。
和面对吴忧时简直两模两样。
吴欢打了个寒战,将眼神收回去。
说“我来!”的人是沈宗贤小团体里的一个人,名叫魏之茂。
他爹是在县衙做训导的,在学子们之间颇有一些名望。
魏之茂本人个子极高,接近九尺,身材瘦削,只有一颗头圆滚滚的,看起来像竹竿上插了个大西瓜。
此刻,他摇头晃脑走上前来,但身上的阴影就能把「吴欢」的身体遮得严严实实。
看着甚至不及自己胸口,却摆出一副谁也看不起架势的小丫头。
魏之茂嘿嘿一笑。
“吴欢,我知道你认识一些字。但是,我不想考你字,你同我对两句诗可还行?”
燕珩平静地望着他,眼神淡漠得仿佛在看一根真正的竹竿,道:“说。”
魏之茂高声道:“春歌从台上。”
燕珩冷声道:“冬猎青丘旁。”
“好!”人群中有一原来与吴忧相识地学子带头鼓起掌来。
吴欢也连忙跟着鼓掌。
掌声中,她又凑近吴忧,于掌声掩映中小声问道:“说什么呢,没听懂。”
吴忧应道:“魏之茂问的是杜少陵的诗,给了上句,殿下答的是下句。”
“对上来很厉害吗?”
吴欢又问道。
吴忧摇摇头:“不,这并不是生僻的诗文,只要学过就会。”
魏之茂又出一题道:“山色未能忘宋玉。”
燕珩冷声道:“水声犹是哭襄王。”
吴欢又问道:“那这一题呢?”
吴忧眨眨眼:“这是个女诗人的诗,不常见,但也不算太难。”
魏之茂的脸色有些差劲,第一个是杜少陵的经典之作,原是作为开胃菜,第二题才是有点难度的,他没料到一向传言大字不识一个的吴二丫竟然能这么快答上来。
心下当时暗道不好。
好在他还准备了第三题,那是个比薛涛还要冷门的诗人。
魏之茂调整心情,又高声接道:“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