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华娱的盛宴 > 第237章 头牌(第1页)

第237章 头牌(第1页)

“林生好!”

“叶总你好!”

下午,中华网公司。

入股的事情早已谈妥,但合同却被各方翻来覆去的雕琢了不知道多少遍,最后也应该是报到上面去,经过了上面的审阅和批准了。

所以,可以。。。

林见鹿没有动。他坐在那棵千年秃杉下,脊背贴着粗糙的树皮,仿佛自己也成了这森林的一部分。风穿过耳廓,带着潮湿的苔藓气息与远处溪流的轻响,而那一声声微弱却清晰的合鸣,正从四面八方渗入他的意识深处。那不是声音抵达了耳朵,而是耳朵终于学会了倾听??像婴儿第一次听见母亲的心跳,原始、纯粹、不容置疑。

他缓缓闭上眼,任由那些声音编织成网,将他温柔包裹。有藏族老阿妈在经幡下低诵六字真言的颤音,有西非鼓手用双手敲击大地时发出的共振,有上海弄堂里清晨煤炉点燃的噼啪声混着油条摊主的一声“来哉!”;还有某个冬夜,他在哈尔滨街头录到的一个醉汉踉跄走过雪地时哼唱的《茉莉花》,跑调得厉害,却透着一股倔强的暖意。

这些声音本该彼此隔绝,散落在时间与空间的尘埃里,可此刻它们竟如星辰归位,在无形中汇成一条奔涌的河流。林见鹿忽然明白:这不是回放,是对话。世界正在回应他这些年走过的每一步,以它自己的方式诉说??你听过的,我们都记得。

手机震动了一下。苏晓冉发来消息:“声纹地图显示,云南片区的情感温度在过去十分钟上升了1。7度。不止是你所在的林区,整个西南高原都在轻微共振。”

他没回。只是轻轻按下MP3的暂停键。

瞬间,风停了。

不是彻底静止,而是那种万籁俱寂前的短暂凝滞,如同呼吸被抽离的一瞬。然后,一声极轻的“咔哒”,像是某种古老的锁扣松动。

树干上的耳形符号,开始发光。

起初只是淡淡的青白色,像是月光浸染过的菌丝,慢慢沿着年轮向外扩散。林见鹿屏住呼吸,伸手触碰那道刻痕??指尖传来温热的震颤,频率稳定,约在8。6赫兹,正是陈默曾定义为“共频喜悦”的区间。

“你在等我?”他低声问。

没有回答。但下一秒,整片秃杉林同时响起了低语。

不是语言,也不是旋律,而是一种介于心跳与脑波之间的波动,通过空气、根系、地下水脉层层传递。林见鹿感到胸口发闷,仿佛肺部被注入了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新鲜氧气。他睁开眼,发现视野边缘出现了细微的重影??每一片叶子的摆动都拖出一道残光,像慢速曝光的照片。

他知道,这是感知阈值被突破的征兆。

他立刻取出随身携带的小型声谱仪,对准最近一棵树冠。屏幕几秒后跳出数据流:

>**检测到非线性声场嵌套结构**

>主频率:528Hz(传说中的“修复频率”)

>调制波形:类DNA双螺旋缠绕模式

>信息密度:相当于一部完整人类基因组的音频编码量

“……你们把文明存进了树里?”林见鹿喃喃。

就在这时,MP3自动重启,播放列表跳转至一个从未录入的文件。标题为空,时长:03:。

第一秒,是一阵极其规律的滴水声,间隔精确到毫秒。第二十三秒,加入了一种类似骨笛的音色,音高不断攀升,最终卡在一个刺耳却不伤人的临界点。第六十七秒,人声切入??是无数个声音叠加而成的童声合唱,唱的是一首无人听过的歌谣,歌词模糊,但情绪明确:欢迎归来。

林见鹿猛地站起,环顾四周。树木依旧静立,可他知道,刚才那三分钟的声音,并非来自机器,而是从树芯深处传导而出。这片林子,不是栖息地,是容器。它们储存的不只是记忆,更是某种等待唤醒的程序。

他迅速拨通周文昭的卫星电话。

“你必须马上分析一段音频。”他说得极快,“我相信我们找到了‘创世歌’真正的母体??不是录音,不是石碑,是活体声库。”

三小时后,周文昭回电,背景是实验室警报的余音。“那段音频……我们逆向解码出了隐藏层。它包含七段嵌套指令,最后一段指向一个坐标??就在喜马拉雅山脉东段,海拔5180米处,靠近一条早已干涸的古冰川河道。”

“那里什么都没有。”林见鹿皱眉。

“不,”周文昭声音发紧,“地质扫描显示,地下有一块巨型磁化岩,形状完美对称,表面刻满与你树上耳形符号相同的图腾。最关键的是……它的自然谐振频率,和你MP3里那段‘未知音频’完全一致。”

通话结束前,周文昭补了一句:“而且……我们发现,这段音频在播放过程中,全球共有三百一十二台独立运行的声学监测设备同步记录到了相同波形。包括南极科考站、埃及金字塔内部传感器、甚至国际空间站的生活舱麦克风。”

“也就是说,”林见鹿望着头顶密不透风的树冠,“只要有人在听,它就能自我复制、自主传播?”

“它已经不是内容了。”周文昭低声说,“它是生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