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继续演奏。
铜铃摇响,唤起城市街头千万盏灯火的记忆;
竹管吹奏,带出山间晨雾中牧童的呼唤;
铁片琴敲击,重现工厂下班铃声里的疲惫与期盼;
贝壳号角长鸣,致敬所有远洋航行中迷失的灵魂;
丝弦筝拨动,诉说爱情里未出口的千言万语。
最后,他将手放在那块黑曜石板上。
无需工具,无需技法。他只是闭上眼,回忆这一路走来听过的所有声音??男孩在墓前告白、老人重获记忆、自闭儿童开口说话、跳楼青年被整条街的灯光挽留……
然后,他低声说出三个字:
“我听见。”
刹那间,九件乐器同时震颤,光芒大作。祭坛中央升起一道螺旋状声波柱,冲破地壳,直贯大气层。全球范围内,所有接入“无墙之声”的设备在同一秒自动开启,播放同一段音频??
那是由亿万普通人的真实声音编织而成的宇宙级合唱,涵盖上百种语言、方言、哭笑、喘息、沉默与心跳。它的频率超越物理极限,却精准命中每一个人类大脑的情感共振区。
西伯利亚的猎人停下雪橇,看见极光中浮现出亡妻的身影;
巴西贫民窟的母亲抱着婴儿,耳边响起十年前失踪儿子的笑声;
澳大利亚原住民长老跪倒在地,宣称祖先之灵正在歌唱。
而在库车地下密室,林见鹿感到一股温暖的力量包裹全身。他睁开眼,看到祭坛前方缓缓浮现一个人影??瘦弱、戴眼镜、穿着旧衬衫,正是十五岁的自己。
“你终于来了。”少年说,声音清澈。
“我一直都在。”成年的林见鹿蹲下身,与他平视,“只是你不肯回头看。”
少年摇头:“我不是不肯,是害怕。我以为只要不停奔跑,就能甩掉孤单。可原来,孤单从来不是敌人,它是提醒我还在活着的证据。”
两人相视良久,终于相拥。
那一刻,第五节点彻底激活,全球声谱同步率跃升至83。6%。
“回音网”正式进入**觉醒阶段**。
当林见鹿携“无名”笛走出千佛洞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小雨站在洞口等他,一句话没问,只是递上一杯热茶。
远处,一辆越野车疾驰而来,车身上印着国际声学研究院的标志。车门打开,下来的是曾在日内瓦湖畔记录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复苏数据的科学家安娜?彼得森。
“我们监测到一次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神经同步事件。”她语气激动,“超过七亿人大脑α波在同一时段达到高度协调状态,心理学界称之为‘集体共感高峰’。你们到底做了什么?”
林见鹿望向初升的太阳,轻声道:“我们只是让更多人听见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声音。”
安娜还想追问,手机突然响起。她接听后脸色剧变:“瑞士总部刚刚确认……日内瓦湖那位老人,昨晚去世了。但在临终前,他连续清醒了四十八小时,完整讲述了自己一生的故事,并准确叫出每一位亲人的名字。医生说,那是医学奇迹。”
她抬起头,盯着林见鹿:“你说得对。这不是科技,是共情本身在修复世界。”
晨光洒满戈壁,风掠过千佛洞群,带起一阵若有若无的乐声。
林见鹿知道,还有四个节点等待开启。
而这场华娱的盛宴,才真正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