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七零易孕娇娇女,馋哭绝嗣京少 > 第670章不可能复合(第3页)

第670章不可能复合(第3页)

清晨四点,艾力背着帆布包出门。众人送至村口,谁都没说话。雨后的空气清冽如洗,晨雾缭绕,远处山峦若隐若现。

“林老师。”他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深深鞠了一躬,“谢谢您让我明白,瞎了眼的人,也能照亮别人的路。”

林溪走上前,轻轻抱住他:“你是我们的光,艾力。记住,不管走多远,这里永远是你家。”

他点点头,嘴角扬起笑意,拄着盲杖,一步一步走向山路尽头。朝阳升起,把他瘦削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仿佛一条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在晨光中缓缓铺展。

三个月后,春节前夕,一封厚厚的信抵达老宅。信是艾力写的,附带十几张照片和一份手绘地图。

他在信中说:

>“古丽娜现在每天放学都帮我做饭。她学会了揉面,虽然还包不好包子,但她坚持说‘爸爸第一次也不好看’。

>上周,她第一次主动端了一碗抓饭给邻居老太太。老人吃了直掉泪,说‘这味道,像极了我年轻时在喀什吃的那一顿’。

>我们已经在村里办起了‘盲人厨房’,第一批六个学员,全是不会做饭的男人。我说,男人不怕穷,就怕心里没火。只要肯学,人人都能做出‘妈妈的味道’。

>下个月,我想带古丽娜来您这儿住一阵子。她很想见见小芸,还想跟陈默叔叔学包包子。她说,要把‘心音厨房’的火种带回新疆。”

随信寄来的照片里,最动人的一张是父女俩站在土馕坑前的合影。艾力一手扶着女儿的肩膀,一手比出“胜利”的手势;古丽娜笑得灿烂,手里举着一只刚出炉的烤包子,金黄酥脆,裂口处蒸腾着热气,宛如一朵正在绽放的太阳花。

林溪把这张照片钉在《心音笔记》的扉页上。她翻开新的一页,提笔写下:

**课程延续:爱的传递无边界**

**教学成果:一人学会,全家重生;一灶点燃,百户温暖**

**未来计划:建立全国盲人烹饪互助网络,以味传情,以食愈心**

冬去春来,槐树再度开花。花瓣飘落如雪,覆盖了门前的小路。厨房每日炊烟袅袅,笑声不断。新一批学员陆续到来,有聋哑少年,有残疾老兵,有被遗弃的孤寡老人。他们在这里学会的第一件事,不是切菜,不是控火,而是??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也能给予爱。

某日黄昏,陈默独自在院中修理一辆旧自行车。那是艾力留下的,他曾说想学会骑车,带女儿去看天池。陈默修得很慢,一颗螺丝一颗螺丝拧紧,像是在修复一段断裂的命运。

林溪站在廊下看他,忽然问:“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也回家一趟?”

陈默手一顿,低声道:“我家……早没了。房子烧了,户口注销了,连我妈最后埋在哪,都不知道。”

“可你还有心。”林溪轻声说,“只要你还记得她爱吃的东西,记得她说话的声音,她就没真正离开。就像艾力,他看不见妻子,但她的味道一直活着。你也一样。”

陈默抬起头,暮色中他的眼神竟有几分柔软:“那……我能先学会做那道红烧肉吗?我想……试试看能不能做出她当年的味道。”

林溪笑了:“当然可以。明天就开始。”

当晚,她再次梦见那片麦田。风吹过,麦穗低语,像是无数人在轻声呼唤名字。她看见艾力牵着古丽娜走进一所乡村学校,孩子们围着土灶欢呼;赵师傅端着一碗萝卜汤,坐在母亲坟前轻声说“妈,趁热喝”;小芸穿着白大褂站在厨房中央,身后写着“国家盲人烹饪培训中心”十个大字;而陈默,正把一块红烧肉夹进一只空碗里,嘴里喃喃:“妈,您最爱吃的,我终于学会了。”

她醒来时,天还未亮。灶膛里的火早已熄灭,但她伸手一摸,锅底尚存余温。

她重新添柴点火,火苗“轰”地燃起,照亮整间屋子。

“来吧,”她对着黎明说,“该吃饭了。”

屋外,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青石板上,映出斑驳光影。新的一天,又一次从灶火中升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