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水滸开局在阳穀县当都头 > 第233章 女人不足为伍(第2页)

第233章 女人不足为伍(第2页)

苏武知道,这是最后一次了,不外乎三请三让之类,其实,就是李远这一类人,需要一个看重与尊重,给够了,就是诚意。

果然,李远笑来:“哈哈学士抬举过甚,也听姐姐昨夜来说,说学士想要我到东平府去,隨著学士身边走动,我已是许久不曾出门了,也怕学士不喜,

不若这般,学士有什么差事,我先试著奔走一二,若是奔走得好呢,学士自也就喜了,若是奔走不好呢,我也就不去那东平府找人嫌弃,学士以为这般如何?”

难搞,其实也不难搞。

人家是想先露一手给苏武看看,露这一手的目的,是展示实力,让苏武知道李氏在这山东之地到底是个什么影响力,不免也是討价还价。

苏武直白一语:“也好,近来正想修官道,人力物力財力,不知要靡费多少,事关收復燕云之大计,正是焦头烂额,但这般事,对於李兄而言,许也不难。正好,李兄一直不曾入仕,天子向来仁德,更何况李兄父辈以往也是天子近臣,这恩荫之事,本也不难,如今宣扶使司衙门里,正缺一个推官,倒也不知李兄愿不愿意去看看?”

价码给了,越是头前苏武思虑不周,搞个什么录事参军,人家显然看不上,

也不值当。

现在,苏武提价了,封疆大吏程方里衙门下之推官,这诚意已然满满。

当然,也有前提,那就是李远把官道修之事联络好,这可是个大任务,若是程万里与苏武来做,那真是要焦头烂额,京东十八州府,数十个县,要一一下令,一一催促,乃至人家也要向上討钱,没钱还千不了。

对於李家赵家而言,那就是把人情收割一回的事。

当然,这般大人情,也不能多用。

李远倒也不扭捏,只管一语来:“学士放心,我自先往青州去见一见赵家大兄,到时候去信东平府,宣抚使司衙门再出公文,只管是京东各州府之大户土绅,皆就动起来了。”

苏武来做这件事,与李远赵存诚来做这件事,区別在於,一个是州县衙门去千,得钱僱人。

一个是民间士绅来千,钱兴许也要出一些,更多也是大户筹措做慈善,再是乡里士绅宗族,发动自家子弟,远比苏武那只靠州县衙门效率要高。

捐钱的修路的,自也得名声名望,还能在人情上往来。苏武与官府得其中之利,百姓也得便利其中,这事,核心里,其实多贏。

但真要做好,就非得李赵先来做榜样,且把人情卖了去。

苏武拱手一礼:“李兄家国之栋樑也,乡土之贤达也!”

李清照在一旁呵呵笑著:“学士可別真夸,我这胞弟,向来不务正业,此番若是真能做点事来,我便梦中也能笑醒——。“

“姐,你这是作甚呢!”李一脸不快。

李清照又道:“此事若真做成,你不过也只是有个奔走之功劳,当真以为你是自己的本事,此父辈之余荫,是父辈卖去的人情,教你来收。”

“那我奔走之劳,不也是功劳?姐你不夸讚几语,却还来如此说。”李远更是来气。

“做成了我自夸你,却也怕你做不成!”李清照又道。

真是亲姐弟,真不给面子。

苏武还得当个和事佬:“易安居士何必如此,本也是为了家国大事,也为家乡父老,此事岂能做不成?只待做成了,到时候刻碑立传,自也当千古留名。”

李远便又哈来笑:“倒也不曾想得那么多,学士今日不走,我自在家中备了大宴,学士请!”

苏武起身来,却看李远也起身,但不先走,只待等了等,等李清照也起身先往前,李远才来给苏武作请。

这姐弟其实有趣,有趣在这些细节里。

也难怪,歷史上最后悲惨不已的李清照,便是李这在临安当个小官来將养老年。

也想,如此之李远,在国破家亡之后,只能在临安当个小小官员来养家餬口,想来李远心中,也不知多少悲苦。

入席,诸般酒菜茶点,满满一桌,菜色样式,还真与旁处不同,要说齐州,

其实是齐鲁中心之地,这里的菜餚之法,独具一格,另成体系,许这也就是鲁菜的由来。

杯盏来去,苏武也閒谈:“此番本也该往青州去见一见赵家大兄,奈何眼前还有急事,非得回一趟东平府不可—”

“何事这般著急?”李远也是隨口来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