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水滸开局在阳穀县当都头 > 第239章 大事不好余睹叛国去也(第6页)

第239章 大事不好余睹叛国去也(第6页)

耶律大石满脸是忧。。

李处温忧也是忧,却也有庆幸,一股繁复在心,奇怪非常。

耶律大石又道:“若宋军真出雄州,唯有死战一番了,看看能不能找个机会,先寻宋军一部,哪怕全军战死,也当重挫宋军锐气,否则宋军一旦士气起来了,后果不堪设想—。”

耶律大石已然在谋战事。

李处温听得明白,却是一语:“谁去死战?”

其实,李处温是下意识之语,便是觉得耶律余睹不会来,怕是无人死战。

耶律大石面目一正:“若是真无人来死战,如今之局,已是国破家亡,到时候,我自请命,我来死战!还望李相公在朝堂之上一定帮我说一语。”

李处温看了看耶律大石,岂能不感动?岂能不动容?

却是李处温,也只能嘆口气去:“唉———“”

耶律大石却道:“唯有如此了!此去燕云不过二百余里,毫无迴旋之余地,

若初战能胜一番,还有后续可言,初战若败,那只有一泻千里,大势去也!”

耶律大石谋得认真非常,连战略上的事都考虑到了。

此时此刻,整个大辽,大概也只有耶律大石还在认真谋划这些。

李处温嘆息之中,一语说来:“重德啊,你是好样的,若是朝堂內外,都是你这般的人,局势何以至今日?”

这一语,不免把耶律大石也说得有些悲伤悲戚:“我鑌铁契丹,路蓝缕,

最早分八部,从唐初而起,为天可汗太宗皇帝以驱驰,太宗皇帝亲赐姓李,后被回所欺,祖辈励精图治,奋战不止,唐末再起,立国建元,如此一併算来,四百余年了,天可汗一去不返,大唐也没了,我自天朝上国!读书读史,也知兴替之理,天道伦常也,可悲可恨,生在此时———“”

李处温听来,几近落泪,他虽不是契丹,但这契丹之国,於他而言,本也就是他的国。

便也来说:“兴替之事,此时还言之过早——·

不免是安慰。

耶律大石却转头来问:“如今之势,不说人事,不说天子不说朝堂,就说眼前之景,南北不过三百多里之地,东西不过千里之地,北是女真,南——-哼哼,

这大军屯在这里,说破天去,岂能不是跃跃欲试?不外乎是想多得一些便宜罢了。。。”

“你何必如此悲观?”李处温问著。

耶律大石摆摆手:“不是悲观,李相公,许不久之后,我自战死了,也就见不得那些悲哀之事了——最好战死罢了,四百年契丹,一朝灰飞烟灭——”

说到此处,耶律大石面容之上,何其悲伤?

李处温心中有一语,差点脱口而出,但他忍住了,他知道,这话若说出来,

耶律大石必然翻脸。

说不得。

只管赶紧往燕京回,两日再去,燕京城就在眼前。

这城池著实是好,自从一百八十多年前,儿皇帝石敬塘把燕云之地割让给了辽国,这燕京城是扩了又扩,建了又建。

也是这燕云汉民,在契丹大辽统治之下,已经有了一百八十年,也不知多少代人去了。

却要入城,远远只看得路无行人,只看大白天那城门紧闭不开,城头之上,

甲士来去。

李处温口中就出:“不好!”

耶律大石也知不好,连忙打马往前快去,先去叫门。

门自是能叫开,却是耶律大石打马而回,一语来与李处温:“李相公,大事不好,余睹叛国去也!”

(兄弟们,今日还没回乡下,明日与母亲大人一起回,多住几日,看看能不能多码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