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一刻。朝堂之上的武将无一人主动请缨,而这徐辉祖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朱允炆纵然心中不愿,如今也只能选择徐辉祖。“臣,定不辱皇命。”得到此番领兵机会,徐辉祖也是躬身一拜,大声应道。只不过。在他领下这一份差使后,朝堂之上有不少人也是诧异的看着徐辉祖,显然不明白为何徐辉祖要如此。待得朝议散去。文渊阁内!朱允炆坐在了龙椅上,紧绷的神情仍然没有半分舒展。“两年了。”“不仅燕逆没有解决,朱棣也没有擒到朕的面前。”“我朝廷反而损失惨重,朕也几乎丢了半壁江山了。”“三位爱卿,这就是你们当初说的摧枯拉朽?镇压燕逆?”“为何会如此?”此刻在这大殿内,没有了外人,朱允炆语气缓解了一些,“皇上。”“我们小看了燕逆,更小看了人心。”黄子澄站出来,一脸凝重的说道。“黄卿此话何意?”朱允炆脸色一变,自然是立刻听到了后面一句的意思。“朝中定有奸佞作祟,勾结燕逆,泄露我朝廷大军的情报。”黄子澄十分严肃的道。“恩?”朱允炆眉头一皱,露出了一股怒容:“谁敢如此?”“每一次动兵,燕逆似乎完全知道我军具体的兵力情况,甚至是粮草调拨,这些虽然没有在明面上表现出来,可在暗中却能够被感受到。”“所以臣料定,我军之败除了小看了燕逆外,更有奸佞作祟。”黄子澄再次肯定的说道。听到这。朱允炆神情极为严肃的点了点头,最终道:“黄卿所言有理,如若不是燕逆知晓我军的兵力情况,知道我军粮草辎重调动的情况,怎会每一次都能够以弱胜强,击溃我朝廷天军?”“这定然是有奸佞作祟。”有了黄子澄的开口,朱允炆也好似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或者说是给屡次兵败找了一个理由。“皇上圣明。”看着朱允炆神情舒展,三人立刻附和道。“三位爱卿。”“你们觉得谁是奸佞?”“谁背叛朝廷外泄情报?”朱允炆严肃的问道。“回禀皇上。”“昔日燕逆在应天时与他有交情的人不少,此事还需详查,不过重点可以关注徐家,毕竟他们与燕逆乃是姻亲。”“除此外,当初与燕逆有旧的人全部都要调查。”“一旦查证属实,必须立刻拿下。”黄子澄沉声说道。“恩。”朱允炆点了点头,随后凝视着黄子澄:“昔日皇祖父留下的锦衣卫在朕登基之初就已经解散了,但班底还在,朕就将此班底交给黄卿执掌,你用此来彻查与燕逆勾结之人,一旦发现,无需上奏朕,直接处置了。”听到这。黄子澄心底一动,当即一拜:“臣定不让皇上失望。”“齐卿。”“还有调兵北上布防,此事就交给你了,不管你要从何处调兵,朕一概准予。”“只要能够让燕逆不进,让我朝廷有反攻之力,朕一概依你。”朱允炆又将目光投向了齐泰。战争打了两年了。朝廷屡屡吃亏。朱允炆除了眼前的三人外,当真是无人可以分忧了。也难怪了。让一个文臣担任兵部尚书,对于武事根本并非那般精通,朱允炆能够在绝对的实力下,还能败给一个藩王,也不得不说他与这三个辅政大臣真的是“强强联合”了。“臣有一个提议。”齐泰思虑一刻后,表情严肃的道。“齐卿请说。”朱允炆立刻道。“放眼天下,昔日除了北疆驻守边军最多外,南边只有云南府驻军最多,为了应对周边的蛮夷之祸,云南府驻军达到了十五万,而且皆是善战的步卒精锐。”“如若能够抽调云南府的驻军,让沐侯爷统兵北上。”“面对燕逆,我朝廷胜算将递增五成。”齐泰十分自信的说道。“云南府乃是我大明边境重府,如若将大军调走了,那些蛮夷岂不会生事?”朱允炆担忧的道。“皇上。”“蛮夷之祸只是一时,燕逆之祸在于天下根本。”“还请皇上考虑孰轻孰重啊。”齐泰语重心长的说道。见此。朱允炆在挣扎片刻后,还是点了点头:“从卿之议。”齐泰当即一拜:“皇上圣明。”“希望这一次,真的能够镇压燕逆吧。”“三位爱卿。”“朕,只能靠你们了。”朱允炆一脸郑重的看着眼前三人道。“臣等誓死效忠皇上。”三人无比郑重的一拜。……时间逐渐过去!又过去了两个月时间。济南府。随着最后一座城池被燕军攻克,整个济南府已经完全落于了朱棣掌控。算上朱棣先前掌控的北平,秦晋两府,真定府,大宁府,辽东府,如今朱棣已然掌控了七个府域了,也让整个北疆几乎练成了一片,虽然还并非是整个大明帝国的半壁江山,但也相差不远了,如若能够将凤阳,山东,扬州三府拿下,那北边就是以朱棣独尊了。“将军。”“秦城成功拿下。”“燕军溃败。”“如今已经逃入了凤阳与山东两府。”“按将军吩咐,我军骑兵追击一刻后就停止了追击。”朱高煦兴高采烈的来到了朱正面前,激动禀告道。“好。”朱正点了点头,不过神情却是十分镇定。“拿下了这济南府全境,燕王就已经掌控了七个府域了,实力与年前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了。”“只待年节之后,燕王就可继续南下,长驱直入,扫平北边剩下的三个府域,掌控北方。”“骤时。”“南边朝廷也就没有什么可威胁的了。”朱正笑了一声,也是带着一种难言的欣喜。从朱棣起兵开始,从衙役整编为后勤军。可以说。朱正是一步步参与到了现在的。而如今眼看着胜利就要到来了。攻入应天城的那一日,并不遥远了。“将军。”“如若有朝一日攻入应天,你就是父王麾下的第一功臣。”朱高煦十分激动的说道。……:()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