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 第677章 今日之事无法善了(第1页)

第677章 今日之事无法善了(第1页)

许靖央眸光一扫,将眼前的混乱尽收眼底。

那些原本气势汹汹的御林军见到她,明显一愣。

他们气势瞬间收敛了不少,持刀的手也不自觉地垂下几分。

许靖央不仅是皇上亲封的异姓王,更是武官之首,在军中威望极高。

况且,她弟弟许鸣玉不久前还是御林军中的队尉,与这些人都相熟,他们自然认得这位不好惹的昭武王,态度不由得带上了几分恭敬和忌惮。

“昭武王。”领队统领抱拳行礼,语气缓和了许多。

许靖央没理会他,径直走到崔沉舟。。。。。。

海风拂过碑林,卷起几片落叶,在空中打了个旋儿,又轻轻落于那行新刻的碑文之上。林小满望着远去的潮水,贝壳已没入沙中,仿佛从未出现。她却知道,那一句“轮到我来写了”,不是告别,而是承诺的延续。

夜渐深,岛上灯火次第熄灭,唯有抗忘塾的窗棂仍透出微光。几个年长些的孩子自愿值夜,抄录今日新增的归名册。纸页翻动声里,忽有一阵清越铃音自屋角响起??那是林小满留下的铜铃,多年未曾再响,今夜竟自行轻颤。

少年阿禾抬头,只见墙上《誓词》墨迹微微发亮,字字如星火浮动。他心头一震,忙取笔蘸墨,铺开空白宣纸。还未落笔,墨汁竟自行游走,勾勒出一行小字:

>“北方边陲,黑石谷,三百二十七人未归。”

阿禾呼吸一滞。他知道这地名??那是三十年前一场大雪封山后,整支运粮队失踪之地。朝廷当年以“天灾”结案,名单上只记“失联”,无人追查,无人安葬。可此刻,那三百多人的名字,正从记忆深处挣扎而出,像冻土下不肯腐烂的根。

他不敢迟疑,立刻研墨提笔,将讯息誊录三份:一份送往唤名塔值守处,一份寄往国学总塾备案,最后一份,则亲自送至林小满门前。

翌日清晨,老人拄杖立于院中,手中正是那份手稿。她目光扫过“黑石谷”三字,久久未语。良久,才低声问:“是谁写的?”

“是铜铃响了。”阿禾答,“然后墙上自己出了字。”

林小满闭目片刻,指尖轻抚纸面,仿佛能触到那些埋骨风雪中的魂灵。“不是墙上写的。”她缓缓道,“是他们自己说的。”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信使浑身湿透,跪倒在台阶前:“禀老师!昨夜子时,全国七十二座分塾同时出现异象??书架无故震动,《归名录》自动翻页,停在‘北境’章节。更有十余处学堂地面裂开,浮出土块,内藏残破兵符与半截腰牌,经辨认……皆属当年黑石谷失踪将士!”

林小满睁眼,目光如刃。

“看来,愿核醒了。”她说,“它要我们去找他们。”

三日后,一支由老兵、学者与年轻学子组成的寻名队启程北上。林小满未随行,只赠每人一枚贝壳制成的护身符,内刻一个名字??或是亲人,或是恩师,或是一位素不相识却曾被铭记的亡者。

“记住,”她在码头送别众人,“你们不是去收尸,是去接人回家。”

队伍跋涉月余,终抵黑石谷。此处千峰如铁,积雪终年不化。当地人传说,每逢风雪之夜,山谷深处便有歌声传来,歌词模糊不清,唯闻反复吟唱:“我在这里……我没有死……”

寻名队扎营于谷口,当夜便设祭坛焚香,依《归名仪轨》诵读已知姓名。刚念至第七人,天地骤变??狂风呼啸而起,雪雾翻涌如潮,空中竟浮现无数虚影,皆身披破甲,唇齿开合,似在呐喊。

一名老学者颤抖着取出罗盘,却发现指针疯狂旋转,最终指向谷底一处冰窟。众人冒死深入,见窟壁布满划痕,竟是用指甲与刀尖刻下的名字!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有的已被冰层吞噬一半,有的则清晰可辨:

>“赵大柱,河北沧州人。”

>“李翠儿,随军医女,年二十。”

>“周念安,原兵部侍郎之侄,奉命押粮。”

最后一个名字下方,还有一行小字:“若有人至此,请替我们告诉家人??我们饿着,但没逃。”

众人跪地痛哭。随行的工匠立即拓印所有铭文,医师采集冰中残留织物与骸骨碎片,准备带回研究。正当他们欲撤离时,冰层深处忽然传出敲击声。

咚、咚、咚。

三声,清晰无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