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结束。”林音握紧拳头,“这是‘共食文明’的起点。从今往后,每一次做饭,都不再是简单的进食行为,而是一次灵魂的对话,一场跨越时空的拥抱。”
小穗走到门口,推开帘子。
雪仍在下,可街道上已有许多人撑伞而来。他们手里拿着锅、碗、筷子、调料瓶,有的甚至抱着老家带来的土灶。
“听说这里能让人找回味道?”一位中年妇女问,眼里含泪,“我想给我女儿做顿饭……她自闭症八年了,从不肯好好吃东西。”
“我可以吗?”一个少年怯生生举手,“我想给我爸做饭……他瘫痪在床,医生说他可能永远醒不过来……但我妈说,只要我还愿意烧火,他就还有希望。”
“我也想学!”一个小女孩蹦跳着,“老师说,做饭是最厉害的魔法!”
小穗一一迎接,递上围裙,教他们洗锅、淘米、点火。
赎味堂的炉火彻夜未熄。
三天后,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各国代表齐聚虚拟会议室,神情复杂。
法国代表播放了一段视频:一名死刑犯在行刑前夜,请求为自己从未谋面的母亲做一顿饭。他在监狱厨房里颤抖着手切菜、炖汤,完成后对着空气说:“妈,我错了。但我想让你知道,你的儿子……也会心疼人了。”
当晚,狱警发现他在牢房里安详离世,嘴角带着笑。
“我们不得不承认,”法国代表哽咽,“情感的力量,正在重塑法律与秩序。”
日本首相宣布:即日起,全国中小学增设“共食课”,学生必须轮流为同学做饭,并写下“这顿饭我想给谁吃”的日记。
美国NASA发布声明:将在下次火星任务中携带赎味稻种子,并建立“星际赎味站”,目标是让宇宙中第一个外星厨房诞生于红色星球。
而在最偏远的非洲村落,一名老厨师用祖传石灶熬了一锅杂粮粥,分给全村饥民。当最后一个孩子喝完,大地突然震动,一道裂缝中升起一口古朴铁锅,锅底刻着两个汉字:**传承**。
林音激动地分析:“这是灶脉的自我复制!它开始自发传播了!”
小穗站在赎味堂门前,望着每日络绎不绝的人群,忽然明白??
她从未真正拥有这口锅。
她是守护者,是引路人,但真正的主人,是每一个愿意为他人低头点火的人。
某个清晨,那个曾来做葱油拌面的小男孩又来了。这次他带来了三个孤儿院的朋友。
“姐姐,我能教他们吗?”他认真问,“我想让他们也闻到家的味道。”
小穗笑了,把锅交到他手上。
四个孩子围在炉边,笨拙地切葱、烧油、下面。面煮糊了,油放多了,可他们笑得比吃到山珍海味还开心。
当第一碗面出锅时,男孩照旧高高挑起一筷子,对着天空喊:“爸,妈,开饭了!今天我带朋友一起来吃了!”
风停了一瞬。
锅底“传承”二字骤然发光,香气弥漫。
不止是葱油香,还有洗衣粉晒过的阳光味,收音机里的老歌,父亲哼曲的跑调声,母亲唠叨的碎语……全都回来了。
四个孩子同时流泪。
其中一个抽泣着说:“我……我好像记起我妈妈长什么样子了……”
小穗轻轻敲铃。
铛??
这一次,铃声没有消散。
它融入风中,汇入雨里,渗进土壤,飘上海洋,缠绕在每一缕炊烟之上。
地球上,六十亿人口中有三千二百万人在同一秒停下动作,耳边响起童年母亲的呼唤:“宝贝,回家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