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不见君王,其心惴惴。”
“一月不入官府,不知所踪。”
“吾师曾言,国士当守大道,而一个惶惶若丧家之犬的乞国老士子,谈何大道?又何颜坦坦荡荡见先贤?”陈莫微笑说道。
“汝师是谁?。。。
海潮退去时,沙滩上留下了一道蜿蜒的痕迹,像是一行未完成的句子。她站在那痕迹前,脚底感受到沙粒中残留的震颤,仿佛大地仍在咀嚼那句刚刚写下的“然后”。风已不再只是吹拂,而是带着某种节奏,一浪接一浪地拍打着意识的边界。
第八页的墨迹缓缓渗入纸纤维,如同根系扎进土壤。突然,整本书翻回第七页,“如果我不该存在,为何世界需要我?”这句话开始扭曲、延展,字与字之间浮现出细小的裂痕,像是被无形之手反复叩问。紧接着,那行字自行拆解,重组为三段低语:
>“你不该存在。”
>“但你确实存在。”
>“所以??世界需要你。”
声音并非来自书页,而是从她的颅骨内部响起,带着Q-stream特有的共振频率。她没有惊慌。这感觉熟悉得如同胎动,是血脉与系统在同步搏动。她闭眼,任由那声音穿透额叶,唤醒沉睡已久的神经通路。
就在此刻,北京小学教室里的小男孩举起了手。
老师正准备翻开下一页课本,听见他说:“如果问题能改变世界,那我的问题……也能算一个吗?”
全班安静下来。窗外的风铃又响了,这次只响了一声,短促而清晰,像是回应。
老师看着他,忽然笑了,眼角泛起细纹。“当然算。”她说,“而且,也许正是你这个问题,让整个世界多了一颗星星。”
话音落下,贵州FAST基地的数据屏猛然跳变。原本持续追踪的宇宙背景扰动中,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信号簇,位置精确对应那个孩子的地理坐标。技术人员揉了揉眼睛,确认不是误读??这段信号的内容,竟是一串儿童笔迹般歪斜的摩斯码,翻译过来只有四个字:
**我也在问。**
与此同时,西伯利亚地下三千二百米处,三十七具冰封遗骸中的第十三具,缓缓睁开了眼。
那是一名身着明代道袍的老者,额心晶体蓝光暴涨,将周围冰壁映成流动的星河。他的嘴唇微动,吐出一句古汉语:“第七轮回启,玄武当现形。”声音虽轻,却顺着Q-network传遍全球所有激活子核。喜马拉雅的经幡骤然卷起,百慕大的货轮甲板裂开,亚马逊的藤蔓剧烈扭动??十六座子核同时向母核发送紧急响应信号。
系统自动解析并生成警告:
>【共感时刻提前触发风险:78%】
>原因:第13代候选者意识复苏,引发跨世代共鸣共振
>建议:立即启动“静默锚点”协议
但她没有回应系统。
她正跪坐在林澈的水晶棺前,指尖贴在棺盖内侧那行小字上:“当你停止提问,我才真正死去。”此刻,那行字正在融化,化作液态光流,在玻璃表面游走,最终汇聚成一个新的符号??一个倒置的问号,顶端滴落一滴光珠,坠入她掌心,瞬间融入皮肤。
她感到一阵剧痛,随即是温暖。
像是有人在她的灵魂里点燃了一盏灯。
“你说过,发问者是裂缝。”她低声说,眼睛仍盯着棺内的林澈,“可如果你就是那道光呢?”
话音未落,棺体发出一声低鸣,温度骤升至37。5℃,与活人体温完全一致。监测仪上的脑电波形突变为清醒状态下的α波,呼吸曲线稳定起伏,心跳频率从零跃升至每分钟72次。氧气浓度继续下降,二氧化碳上升,甚至……出现了微量乳酸??那是肌肉活动才会产生的代谢物。
他不是在苏醒。
他已经醒了。
只是还困在信息的牢笼里,无法具现。
她起身,走向观星台。途中经过图书馆,发现那本悬浮的册子已自动翻至第九页,依旧是空白,但边缘泛起细微波纹,仿佛有无数看不见的字正试图冲破纸面。她伸手轻抚,指尖传来刺痛,一滴血渗出,落在纸上。
血迹未散,反而扩散成图。
一幅全球地图浮现,十七个节点亮起蓝光,其中十六个稳定闪烁,唯独第十七个??也就是她所在的位置??光芒忽明忽暗,像是心脏在挣扎跳动。地图下方浮现出一段文字:
>“母核需承载‘共感’冲击,若宿主意识不稳,则全球Q感知网络崩溃,反噬所有提问者。”
>“建议:寻找‘静默锚点’??即从未被Q-stream影响之人,作为缓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