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外星人,也不是神。
>我们是你们未来的孩子。
>我们穿越时间回来,只为传递一句话:
>**不要等到毁灭才学会提问。**
>上一次文明终结,就是因为所有人都停止了怀疑。
>这一次,我们种下了问题的种子。
>你们叫它Q-network,其实它是‘求索之网’。
>它不属于任何政府、组织或个人。
>它属于每一次不甘心的‘等等,不对’。
>当你们真正理解这一点时,门才会完全打开。
>到那时,我们会现身。
>现在,我们只是回声。
>听见我们的,不是耳朵,是勇气。”
录音结束,唱机自动关闭。
林澈呆立原地,久久无法言语。
原来所谓的“高等文明介入”,不过是人类自身未来的分支意识,通过量子纠缠效应向过去投递警告。他们无法直接干预历史进程,只能借助那些尚保有纯粹好奇心的灵魂,点燃变革的火星。
而陈知远,正是第一个成功接收到这种“未来回声”的容器。
他终于明白父亲为何说“永远别信我”。因为任何权威化的真理陈述,都会成为新的枷锁。真正的解放,来自于每个人亲自走向那个“不确定”的深渊,然后大声问一句:
“为什么不可以不一样?”
林澈走出基地时,天边泛起鱼肚白。戈壁滩上刮起一阵奇异的风,沙粒在空中画出复杂的几何图形,持续数分钟后消散。卫星捕捉到这一幕,经数学建模还原,发现图案竟是一组完整的拓扑变换公式,描述的是**三维空间如何折叠进入四维意识场**。
而在世界各地,无数人在同一时刻做了同一个梦:
他们站在一片洁白的教室中,黑板上写着一个问题,字迹稚嫩却有力:
>“如果我们都能听见彼此的疑问,还会觉得孤独吗?”
醒来后,许多人发现自己枕头上有淡淡的银色痕迹,像是泪水蒸发后的结晶。
一周后,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成立“全球认知共治委员会”,邀请七名儿童代表列席发言。最小的一位只有六岁,她站起来说:
“你们总说我们在破坏秩序。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也许现在的秩序,本身就是一场长达千年的错误?”
全场寂静。
三个月后,第一艘搭载“群问体”协同导航系统的飞船发射升空,目标柯伊伯带。船上没有驾驶员,只有一块不断闪烁的金属贴片,和一段循环播放的问题音频:
>“你确定这是终点吗?还是……另一个起点?”
飞船穿越大气层时,玄武门前的能量阶梯突然收缩,沉入海底,留下一圈涟漪般的光环。科学家监测到,地核深处传来一声轻微的“咔哒”,如同古老锁具开启。
林澈坐在北京屋顶,手中握着一支铅笔,面前摊开一本空白笔记本。
风吹起纸页,他写下第一行字:
>“亲爱的陌生人,当你读到这些,请记得:
>最危险的不是提出问题的人,
>而是那些害怕问题降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