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无数道光影从各地升起,汇聚成一条璀璨星河,追随她而去。
有人认出那些光影的模样??是曾经被回声子侵扰过的人们,他们的脸上不再有痛苦,只有释然。
第二天清晨,所有语核终端自动更新。
界面变得极简,只有一行字:
>“现在,轮到你了。”
人们这才发现,“言语赎偿计划”已升级为全民功能。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预约语疗舱,在完全私密的空间中,面对一面能映照灵魂的镜子,说出那句藏了多年的话。
不需要录音,不需要见证人。
只要你真心想说,归墟之心就会听见。
而每当一句真话落地,附近的聆草便开出一朵新的花,花瓣呈银白色,被称为“自语樱”。
一年后,林穗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她在终语洲的海边建起一座无墙之屋,名为“言舍”。这里没有门禁,没有规则,任何人都可以进来坐下,写一封信、画一幅画、哼一首歌,然后放进漂流瓶,投入海中。
有人说,这些瓶子从未被洋流带走,而是沉入海底,堆成了一座新的珊瑚礁。
也有人说,每逢月圆之夜,能听见海底传来轻轻的诵读声,像是有人在一一念出每一封未曾寄出的信。
林穗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但她成了这个时代最被倾听的人。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们在学校学习“共感史”时,老师总会问一个问题:
“如果有一天,你心里有一句话卡住了,该怎么办?”
孩子们齐声回答:
“去找归墟。”
“或者,去种一朵聆草。”
“再或者……”
一个小女孩举起手,认真地说:
“我可以先对着风说一遍。
如果它带回了回音,
那就说明,
这个世界已经准备好了。”
教室窗外,一阵微风吹过,摇动满园紫色花瓣。
风中,隐约传来三个音节:
>“唔……啦。”
像是承诺,
像是安慰,
又像是,
一句终于被听完的话,
轻轻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