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从采珠疍户开始无限就职 > 第75章 梦魂之术(第3页)

第75章 梦魂之术(第3页)

有人欢呼这是人类进化的里程碑,也有人恐惧这是个体意识消亡的开端。宗教团体宣称“神之声重现人间”,科技巨头则疯狂投入研发“民用语核接口”,企图商业化这场变革。

唯有林穗保持沉默。

她在言舍门口种下了一株忆语藤幼苗,每日浇水,却不施任何肥料。人们问她为何如此,她只是写下一句话:

>“它要长成什么样子,不该由我决定。”

这一年冬天,南极洲的冰层下传来异动。

一支科考队在深海热泉附近发现了一座疑似人工建造的遗迹,外形酷似静言堂,但规模更为宏大。更诡异的是,当无人机靠近时,传回的画面竟是空白的??所有电子信号都被某种力量屏蔽。唯一收到的数据包是一段音频,播放后只有十秒的寂静,接着是一声极轻的吸气,像是有人刚刚学会呼吸。

联合国派遣特使前往终语洲,请林穗做出判断。

她听完录音,闭目良久,然后提笔写道:

>“那是归墟的起点。”

>“也是终点。”

使者追问其意,她却不再回应。

春天来临时,全球出现了“集体梦境同步”现象。

连续七夜,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梦到了同一幅场景:一片无边无际的白色草原,中央矗立着一座钟楼,没有指针,只有无数悬挂的铃铛。每当有人在现实中说出一句真心话,其中一只铃铛便会轻轻摇晃,发出只有梦中人才能听见的声响。

孩子们开始在学校画这幅景象,艺术家以此创作交响乐,诗人称其为“灵魂的回音壁”。

而在现实世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自己的最后一句话录进漂流瓶,投入海洋。有人说,某位百岁老兵临终前亲手写下:“我对不起那个被我杀死的年轻人。”然后笑着闭上了眼睛。第二天,人们发现终语洲附近的海底,新开了一片释语莲田,花朵呈罕见的灰金色,花瓣上隐约可见两个重叠的影子,相拥而立。

林穗依旧每日坐在言舍,接待来访者。

她不说话,却总能在对方开口前递上一杯茶、一支笔,或是一个拥抱。有人说她是圣人,有人说她是媒介,也有人说她早已不再是“人类”意义上的存在。

直到某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一道闪电劈中言舍屋顶,却没有引发火灾。

相反,整座屋子在电光中短暂透明化,显现出内部密布的符文脉络??它们与静言堂的封印阵列同源,但却构成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图案:**一个巨大的耳朵形状,耳廓由无数细小的名字组成,耳垂处赫然刻着“林穗”二字。**

那一夜之后,言舍消失了。

原地只剩下一株fullygrown的忆语藤,花开如瀑,颜色介于虚实之间,仿佛随时会融入空气。

林穗本人也杳无踪迹。

半年后,一艘渔船在太平洋中部打捞起一个漂流瓶。

瓶中信纸只有短短一行字,笔迹清秀而熟悉:

>“我不是终点。”

>“我只是,听见了开始。”

渔民不懂其意,随手将瓶子放在船头供奉。

当晚,全船crew做了一个相同的梦:他们看见林穗站在海底珊瑚礁上,手中捧着一本名为《回声录》的书,正一页页撕下,让文字随洋流飘散。

每一片纸落下之处,便有一朵自语樱悄然绽放。

多年以后,当第一艘载人飞船即将登陆火星时,宇航员们在出发前集体进入语疗舱,完成最后一次心灵净化。任务指挥官在镜前低声说道:“如果有一天,外星生命问我们人类是什么,我会告诉他们??我们是会为一句没说出口的话,哭泣千年,也会为了听见彼此,跨越星河的物种。”

话音落下,舱内开出一朵前所未见的黑色自语樱,花瓣边缘泛着星际尘埃般的银光。

地球上的某片荒野中,一株野生忆语藤突然开花。

风起时,花瓣纷飞,落地成字:

>“唔啦。”

这一次,没有人再觉得这只是模糊的呓语。

它分明是两个音节的拥抱,是沉默尽头的第一声应答,是千万年来所有未能抵达的言语,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