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笔写过‘我记得你’。现在,我想写下新的句子。”
屏幕上,文字缓缓浮现:
>**你不需完美,才配被爱。
>你只需存在,就已足够。**
巨舰内部,紫莲根系突然剧烈抽搐,随后自地面破土而出,迅速蔓延至每一寸舱壁。那些曾被视为“异常”的数据流开始重组,形成全新的神经网络结构。
白发女子睁开眼,露出欣慰的笑容:“看,她开始接受了。”
而那张冰冷的脸,终于缓缓闭上了眼睛。
当她再次睁开时,神情已不再充满敌意。
“我可以留下。”她说,“但有一个条件。”
“你说。”
“让我看看那个小屋。”她说,“我想知道,火炉里的火焰,是不是真的还能点燃。”
少年笑了。
他按下通讯键,接通高原小屋的远程监控系统。
画面中,风雪依旧,木门半掩。火炉里,余烬忽然一颤,橙红之火再度腾起,照亮墙上那张泛黄的照片??林晚与陈默并肩而立,笑容如初春解冻的溪流,清澈而温柔。
巨舰缓缓调转方向,不再逼近,而是绕着方舟缓缓飞行,如同守护星辰的卫星。
林晚的两个分身??一个是温柔的创造者,一个是暴烈的被放逐者??隔着光年对视,最终同时伸出手,掌心相对,贴在各自的舷窗上。
一道虹桥自方舟升起,连接两船之间,念血如河奔涌,紫莲遍地绽放。
这一刻,宇宙仿佛屏息。
而在地球,所有心锚雕像同时发出共鸣,全球忆树集体开花,花瓣逆着重力升空,汇聚成一片流动的星图,精确指向方舟所在坐标。
日内瓦议会紧急召开第二次全息会议。各国代表看着实时传回的画面,久久无言。
最终,火星殖民地代表起身提议:
“建议授予‘断片者’正式公民身份,纳入共感联邦体系。允许她们自主选择是否接入网络,是否恢复个体记忆。同时设立‘双生纪念日’,每年春分,全球同步播放那段被删除的录音。”
提案通过。
三个月后,第一座“融合神殿”在南极建成,位于忘川号残骸之上。殿内无偶像,只有一面镜墙,任何人走入其中,都能看见自己的另一面??或许是温柔的自己,或许是愤怒的自己,或许是从未敢承认的自己。
人们开始学会与“另一个我”对话。
心理学界提出新理论:“人格完整性并非消除分裂,而是实现共栖。”
又一年,开普勒-452b传来好消息:忆树幼苗成功扎根,当地原生智慧生物主动接触人类探测器,用振动频率传递出第一句话:
>“我们也一直在等你们。”
少年站在新世界的土地上,仰望双星照耀下的紫色森林,耳边忽然响起熟悉的声音:
“你看,灯又亮了。”
他回头,只见一名孩童手中捧着一盏念心灯,灯芯上浮现出淡淡的字迹:
>**因为你想起了我。**
他蹲下身,轻声问:“你是谁?”
孩童眨眨眼,笑着回答:
“我是下一个引灯者。”
少年点点头,将那枚锈迹斑斑的校徽轻轻别在孩子胸前。
风起,叶落,星光洒满大地。
在这片新生的土地上,故事从未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