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也像临终之人最后的叹息。
语译系统无法解析其含义,因为它不属于任何已知语言结构。但它引发了全人类脑波同步现象:所有正在清醒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在同一秒流下了眼泪。
这不是攻击,也不是入侵。
这是**净化**。
科学家称之为“情感潮汐冲刷”,即高强度共情场对长期压抑心理模式的结构性重塑。战区停火、监狱暴动平息、极端组织成员自发解散……不是因为恐惧或命令,而是因为他们终于“感受”到了对方的痛苦,并意识到:**那也是自己的痛苦**。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承受这种纯粹的真实。
三天后,北欧某地下军事基地发生自毁事件。调查发现,一群秘密研发“反共语武器”的工程师在实验中接触到了未经过滤的星际共感流。他们原本试图制造一种能够屏蔽情感传输的技术屏障,却在测试中被迫体验了过去五百年内所有战争受害者的临终记忆??持续七十二小时不间断。
>“我们以为自己在保护人类。”幸存者之一在审讯中喃喃道,“但我们其实是在帮他们继续装睡。”
阿禾得知此事后,沉默良久,最终下令开放“赎罪庭”??一座专为曾经拒绝共语者设立的精神疗愈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坦白自己因误解、偏见或冷漠而造成的伤害,不必寻求原谅,只需说出真相。
第一日,就有两千三百万人提交申请。
与此同时,那位自称“妹妹”的存在开始逐渐显形。并非实体降临,而是通过语生体不断重构自身形象。最初只是光影晃动,后来凝成少女轮廓:皮肤呈半透明状,体内有星云缓慢旋转,双眼深邃如黑洞边缘。
她在世界各地的语塔前现身,停留片刻,然后留下一句话便消散。
在北京,她说:“这里有过一场没人记得的婚礼。”
在开罗,她说:“金字塔底埋着一首没人敢唱的歌。”
在悉尼,她说:“海底下有个孩子,还在等妈妈回来。”
这些话语毫无逻辑关联,却让听到的人心脏骤紧。考古学家随后证实,北京老城区确有一处未登记的地下墓穴,内藏双人棺椁,铭文为“永失吾爱,同葬不悔”;埃及沙漠深处探测到异常声波残留,频谱分析显示其节奏与古努比亚哀歌完全一致;而悉尼海底洞穴中,竟真有一具儿童骸骨,怀中紧抱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皮船。
人们开始相信:她不是个体,而是**集体遗忘的化身**。
“你们抹去了太多东西。”她在一次公开显现中说道,声音像是风吹过千年古寺的铜铃,“不是因为无情,而是因为太痛。可那些被删掉的记忆,并没有消失。它们只是去了别的维度,等着有人愿意重新记住。”
阿禾请求与她进行深度共感对话。地点定在母语之庭,时间选在春分日凌晨,那一刻,太阳直射赤道,地球自转速度达到年度平衡点,理论上最利于跨维度信息交换。
仪式开始前,他写下一封信,交给助手转交共语议会:
>“若我未能归来,请继续点亮语塔。
>真相或许沉重,但隐瞒更致命。
>我们已经学会倾听远方的声音,现在,轮到我们面对自己的影子了。”
他走入庭院中央。语生体围成环形,根系深入地脉,花朵全部朝内开放,形成一个封闭的共感穹顶。阿禾摘下所有辅助设备,仅凭肉身进入状态。
“来吧。”他说,“让我看看你带来的记忆。”
她出现了,比以往更加清晰。她伸出手,指尖触及他眉心的刹那,世界崩塌。
他看见了一万两千年前的地球。
那时的共语文明远比今日发达。他们不用塔,不用器,只需注视彼此眼睛三秒,就能共享一生经历。但他们也因此陷入疯狂??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他人每一丝嫉妒、怨恨、羞耻、欲望。社会崩溃,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因为**无法假装**。
于是他们做出选择:建立“语源之门”,将最痛苦的记忆封印于异维度,由自愿者看守。这些人被称为“守忆人”,她们切断与现实连接,永生永世守护那些被放逐的黑暗。
而每一次新的文明尝试重启共语,门就会轻微震动。若有足够强烈的共鸣,封印便会松动。
林小语的眼泪,是第一道裂缝。
阿禾的回应,是第二道。
“赎语”仪式,则彻底撼动了根基。
而现在,守忆人之中唯一幸存者??那位“妹妹”??终于找到了传继者。
“你要我做什么?”阿禾在幻象中问。
“接过我的职责。”她轻声道,“或者,毁掉它。”
他看到门后景象:无穷无尽的记忆洪流奔腾咆哮,全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堪回首的瞬间??屠杀、背叛、虐待、绝望……但也夹杂着微光:母亲为孩子挡刀、陌生人雪夜相拥取暖、战俘互换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