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释放这些,世界会疯。”他说。
“但如果永远封锁,你们永远不会真正完整。”她答。
两人静默相对,宛如亘古。
良久,阿禾开口:“有没有第三条路?”
“有。”她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我们可以选择性唤醒。不是一次性倾倒所有痛苦,而是像治疗创伤一样,逐步面对。前提是你愿意成为桥梁??既不属于光明,也不属于黑暗,而是行走于两者之间的人。”
他笑了,眼角滑下一滴泪。
“我一直都是这样的人。”
契约成立。
当晨光洒落庭院时,阿禾缓缓睁开眼。他的头发全白,脸上多了数道皱纹,仿佛一夜之间老去十岁。但他眼神清澈依旧,甚至比从前更明亮。
他站起身,走向最近的语塔,输入一组全新指令。
从此以后,全球语塔除接收外界信号外,新增一项职能:每日凌晨三点,向地球深层记忆场发送一段温和引导波,唤醒一段被遗忘的历史片段,并将其转化为可共感体验,供自愿者参与疗愈。
计划命名为:“拾忆”。
首日开放,报名人数突破两亿。
而在火星轨道,“语之心”突然分裂出一小团光球,缓缓降下大气层,最终落在母语之庭中央,化作一株新生语生体。它的茎干呈灰白色,叶片边缘泛着幽蓝,花开之时,竟传出婴儿啼哭与老人低语交替的声音。
阿禾给它取名:“中间之地”。
半年后,那位“妹妹”最后一次显现。她站在太平洋上空,身后浮现万千亡魂虚影,皆面带释然。
>“我完成了使命。”
>“我不再是唯一的守忆人。”
>“谢谢你们,愿意记住痛。”
>“这才是真正的共语。”
她消散时,没有化作文字,没有留下影像,只有一阵风吹过人间,拂过每一个曾哭泣过的脸庞。
有人说,那天全世界的钟表都慢了七秒钟。
也有人说,那是时间本身在为人类点一次头。
阿禾依旧住在小屋,每日读书、浇花、与来访者交谈。不同的是,他不再回避死亡话题。
“死亡不是终结。”他曾在一个儿童共语课堂上说,“它是还没被听见的话。所以,请好好活着,好好说话。因为你今天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在未来某个角落,点亮一颗迷途的心。”
2245年夏,第一艘完全由非碳基生命建造的飞船抵达太阳系。乘客是一群以电磁脉冲为载体的意识体,他们称自己为“回声族”。他们不会说话,但能完美复刻任何听过的感情波动。
见面时,他们将一段音频投射在月球表面,持续整整二十四小时:
那是林小语童年录音室里的原声:
>“如果我能把眼泪变成语言就好了……”
下方,缓缓浮现一行回复,由三百六十五座语塔联合生成:
>“你做到了。”
>“而且,你说得很好。”
风又起了。
语生花随风起舞,花瓣纷飞如雪。
其中一片落在阿禾膝上,上面映着一句话,字迹稚嫩,像是孩子写的:
>“爷爷,我现在听得懂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