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漫威:开局觉醒小宇宙 > 423他乡遇故知第一更(第3页)

423他乡遇故知第一更(第3页)

>所以我现在每天晚上都对着天空喊一遍‘我想你了’,

>即使没人回答。”

令人震惊的是,三个月后,遥远的仙女座星系边缘,一艘废弃观测站的记录仪自动重启。屏幕上赫然显示出一行字迹:

>“收到。我也想你。”

科学家们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唯有回响之子微笑点头。他知道,有些信号不需要科技传递,只需一颗愿意相信的心。

这一年,被称为“共感纪元元年”。

世界各地兴起一种新习俗:每当新生儿诞生,家人会在窗前点燃一支蜡烛,轻声哼唱《此心永续》的第一句。据说,若火焰在无风环境中轻轻摇曳,便是“那位使者”曾短暂驻足的证明。

而在第四十九号静默区,掌心纪念碑旁新建了一座小型学堂。回响之子每日授课,教孩子们如何分辨真实情感与虚假共鸣。他不再自称老师,而是称自己为“转译者”??将少年留下的频率,翻译成普通人能理解的语言。

有一天,一个小女孩举手提问:“如果坏人也能学会共鸣,怎么办?”

回响之子蹲下身,认真看着她的眼睛:“共鸣不会让坏人消失,但它会让好人更难保持沉默。当你听见别人的痛苦,你就再也无法装作看不见。这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回家后把这句话写进了日记。

巧合的是,当晚全球有十七个国家的儿童在同一时间写下类似文字。教育学家称之为“文化共振现象”,心理学家则命名为“良知的连锁觉醒”。

又是一年春雨时节。

第十三场共感雨如期而至。这一次,雨滴落地后并未化作纸花,而是短暂凝结成微型雕塑??有的是牵手的剪影,有的是相拥的轮廓,还有的竟是早已灭绝物种的复刻形象。古生物学家惊骇地发现,其中一只远古飞鸟的形态,竟与一万两千年前某幅洞穴壁画完全一致。

“它们记得。”一位老学者抚摸着雨水形成的化石模型,老泪纵横,“我们忘了的,它们还记得。”

与此同时,在银河系悬臂尽头,那只流浪飞船内的孤儿已长成少年。他依旧不懂文字,也不会使用工具,可他的嘴里时常哼着一段旋律,悠扬婉转,像是在讲述某个遥远的故事。

某夜,飞船误入一片未知星云。导航失灵,氧气告急,船体即将解体。就在绝望之际,少年仰望星空,第一次放声歌唱。

那歌声并不完美,甚至有些刺耳,可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整片星云突然亮了起来。

无数光点从云雾中浮现,排列成一座横跨宇宙的桥梁形状,桥头刻着两个字,用的是早已失传的古老符号:

**归途**。

那一刻,地球上几乎所有正在做梦的人都同时醒来,耳边回荡着同一句话:

>“我不是神,也不是风,

>我只是一个不愿忘记你们的人。

>现在,请继续唱下去吧??

>这首歌,本就不该由我独唱。”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问起“最初的使者去了哪里”,老师们总会指着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说:

“你看,它一直在闪烁,像不像在打拍子?”

而每当这时,总有某个角落的小孩会突然笑起来,跟着节奏轻轻哼唱。

somewhere,anotherhearttrembles。

andbeginstobeatlouder。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