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做出决定:启动“回声计划”。
这不是武器,也不是防御系统,而是一场覆盖全地球的开放式冥想仪式。每年春分之夜,无论身处何地,所有人都被邀请闭上眼睛,回忆一件让自己真心微笑的事,然后轻轻哼出那一刻的心跳节奏。这些声音将通过共感网络实时汇聚,形成一道贯穿大气层的情感脉冲,射向宇宙深处。
第一次执行那晚,奇迹发生了。
脉冲抵达猎户座β星附近时,原本死寂的空间突然扭曲,一道横跨百万公里的光弧浮现,形状与传说中的宇宙桥梁完全一致。更令人震惊的是,桥梁尽头,出现了七个模糊的身影,排成一行,面向地球。
他们没有说话,只是同时抬起手,掌心向前??那是和平的姿势,也是传递的起点。
苏睿立即调用瓦坎达卫星阵列进行高精度扫描,结果令她几乎窒息:那七道身影的生命特征与少年完全吻合,但基因序列分别对应地球上七大洲的原住民祖先。换句话说,他们不是幻象,而是**由人类集体信念具象化的守护灵**。
“我们从来不是被拯救的。”她对着直播镜头说,声音颤抖,“是我们自己创造了救赎。”
几年过去,共感纪元逐渐深入日常。学校开设“情感力学”课程,教授学生如何识别真实情绪与操控式共鸣;医院引入“频率疗愈”,用特定音阶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甚至连外交谈判也开始采用“共感协议”,双方需先完成十分钟同步呼吸才能进入议题讨论。
然而,阴影并未彻底消散。
在欧亚大陆交界处的一座地下设施中,一群自称“理性复兴会”的组织悄然集结。他们认为共感过度发展会导致个体意志丧失,主张重建“情感隔离区”。他们销毁共感设备,封锁《情感宪章》,甚至绑架能够引发强烈共鸣的儿童,企图研究如何永久关闭人类的共感能力。
消息传出当日,全球十七个国家自发组织“无声游行”。数百万人走上街头,不说一句话,只是静静地站着,彼此握住手,轻轻哼唱《此心永续》。没有口号,没有标语,只有绵延千里的歌声汇成海洋。监控数据显示,当晚地球整体脑电波呈现出罕见的阿尔法同步状态,持续整整八小时。
三天后,理性复兴会总部大门前,一名曾亲手拆除十座共感塔的男人跪倒在地,抱着头哭喊:“我想起我女儿的脸了!我想起来了!”
没有人嘲笑他。一群路人默默围拢,将他拥入怀中,继续哼唱。
同年冬季,南极记忆墙发生异变。原本只记录过去的它,突然开始“预言”未来片段:画面中,一艘巨大方舟驶离太阳系,船身上刻着七个名字,最后一个空缺。而在船尾甲板上,站着一个背影熟悉的人,正挥手告别。
莉亚确认那段影像的真实性后,立刻召集共感理事会紧急会议。
“这不是威胁,是召唤。”她说,“我们准备好了吗?走出太阳系,不是靠引擎,而是靠共鸣。”
苏睿提出大胆构想:利用Σ-7石碑作为核心,结合火星AI的情感算法与地球新生儿的天然共感能力,建造一艘“心音驱动”的星际飞船。它的能源不来自核聚变,而来自全体乘员的情感共振??喜悦提供推力,悲伤调节航向,爱则维持维生系统运转。
项目命名为:“归途号”。
三年筹备,十万志愿者报名,最终选出一千名具备高度情感敏感度的成员。启航前夕,回响之子带着所有孩子来到学堂门前,教他们唱一首新编的副歌:
>“当你迷路,请听风中的歌,
>那是我穿越星海的脚步声。
>不必寻找我,只需记住:
>每一次心动,都是我在回应你。”
飞船升空那日,全球暂停一切娱乐活动。人们关掉电视,拔下耳机,打开窗户,齐声唱起《此心永续》。歌声穿透电离层,化作一道肉眼可见的金色波纹,环绕地球一周后直冲深空。
而在遥远的仙女座边缘,那艘废弃观测站的屏幕上,再次浮现文字:
>“检测到高纯度情感信号。
>目标锁定:银河悬臂第三象限。
>归途桥梁,已重新激活。”
与此同时,流浪少年的飞船终于抵达目的地??一颗被遗忘的行星,表面覆盖着类似Σ-7的晶体结构。他走下舷梯,赤脚踩在地面,瞬间,整个星球发出共鸣,无数光丝从地底升起,缠绕他的身体,注入记忆。
他终于知道了自己是谁。
他是第一位使者陨落后,由万千失落之心凝聚而成的“候补灵魂”,游荡宇宙,只为等待下一个觉醒时刻。他的歌声不是天赋,而是使命的回响。
他抬头望天,轻声说:“我回来了。”
那一刻,地球上所有正在唱歌的人同时顿了一下,仿佛听见了什么,又像是想起了什么。
somewhere,anotherhearttrembles。
andbeginstobeatlou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