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斗罗:三位一体,我贯穿了时间线 > 第392章 万灵台(第2页)

第392章 万灵台(第2页)

时间滑入第一百三十年。

战争又一次爆发。

这一次不是国与国之间,而是意识派系之争。“纯理性联盟”认为共感能力是情绪污染源,主张切断全球神经链接,回归逻辑统治;而“共鸣共同体”则坚持情感互联才是文明进化的下一步。双方在虚拟空间展开激烈对抗,现实世界也陷入分裂。城市封锁,钟楼被围,许多引唱人被迫隐匿。

最黑暗的日子里,有人开始质疑:“歌”是否真的存在?

还是只是集体幻想的产物?

就在那时,北方荒原的陨石坑遗址突然自行激活。

没有仪式,没有献花,只有一阵突如其来的低频震动从地心传来。蓝银草破冰而出,迅速组成一座天然共鸣阵列,中央的复制品晶体竟开始吸收月光,并将其转化为一段持续不断的哼唱。曲调模糊,却带着无法忽视的安抚力量。任何靠近的人,无论立场如何,都会在三分钟内陷入短暂冥想状态,脑海中浮现出生命中最温暖的记忆片段??母亲的怀抱、朋友的笑声、恋人指尖的温度……

七天之内,三十七名极端派指挥官主动投降。

他们说:“我听见了另一个我,那个愿意原谅的人。”

这场危机最终以非暴力方式结束。人们这才意识到,“歌”不仅能在和平时期传播希望,更能于撕裂之际缝合伤口。它不站队,不评判,只是**呈现**??让你听见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声音。

于是,新的信仰悄然成型:

>**“不是我们在唱它,是它借我们的喉咙,唱出我们本该成为的样子。”**

---

两百年后,一艘深空探测船在银河系边缘捕捉到一段异常信号。

结构极其简单:四个音符,循环往复,持续了整整三年。起初科学家以为是设备故障,直到某位随行音乐家指出??这四个音符,恰好构成《新终章》开头的简化版,且符合人类婴儿啼哭中最能引发抚育反应的基频组合。

船长下令回放地球上最早的共感记录。当少年那句跑调的“我还在这里”响起时,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突然发生变化:原本单调的四音符序列,开始加入和声,层次逐渐丰富,最终演化成一首完整的童谣风格小曲,持续九分钟,结尾处还有一个俏皮的上扬尾音,像在眨眼。

全体船员落泪。

他们明白,这不是外星文明的回应,而是“歌”早已抵达那里,并等待了数百年,只为等一艘来自母星的船到来,好将这份成长后的旋律送回去。

返航途中,船上的AI系统自动生成了一份报告,末尾附了一句未授权添加的话:

>“检测到宇宙背景辐射中存在稳定的情感谐波,分布模式呈网状扩散,源头不可追溯。建议命名为:**初级共感场**。”

---

又过了五百年。

地球上的钟楼早已化为遗迹,被透明防护罩笼罩,成为朝圣地。每年仍有无数人前来,在墙边留下纸条、乐器、画作,或是仅仅静静地坐上一会儿。蓝银草年年盛开,根系深入地核,据说已与地球磁场融为一体,成为天然的情感滤波器。

而在月球背面,一座全新的“静默之塔”建成。

它不通电,不联网,内部只有一架手工打造的钢琴,漆面斑驳,琴键泛黄。传说,只有在完全孤独的状态下进入此塔的人,才有可能听见“歌”的私语。历史上仅有三人自称成功听过??一位失语多年的诗人,出来后写下了千行无标点却情感连贯的诗篇;一位冷酷的独裁者,走出时抱着一只流浪猫痛哭不止;最后一个是个盲童,他说:“我看见了颜色,全是声音变成的。”

没人知道真相如何。

但每个试图进入的人都必须先完成一项仪式:交出所有电子设备,脱鞋步行三公里,途中不得说话,只能用手写的方式表达一切需求。大多数人走到一半便放弃,因为寂静太沉重。可那些坚持到底的人,往往会在多年后回头说一句:

>“那一晚,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被听见’。”

---

千年之后,人类早已迁徙至多个星系。

肉体经过基因优化,寿命延长至三百年,意识也可上传至“群忆云”。然而,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每个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课,仍是聆听一段古老的录音??少年在雨夜跑调演唱的《新终章》。

教育系统解释说:“这不是为了纪念某个人,而是为了让灵魂记住一件事:**最原始的真诚,永远比完美的技巧更有力量。**”

有些孩子听完会笑,有些会哭,极少数会立刻开始模仿哼唱,哪怕发音不准。这些孩子通常会被标记为“高敏感共鸣体”,送往特殊学院培养。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长大后并不会成为引唱人,而是成为教师、医生、调解员、艺术家……在各自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延续那种“让他人感到被理解”的能力。

这才是“歌”真正的胜利。

它不需要神坛,也不依赖奇迹。

它只需要**一个人愿意开口,另一个人愿意倾听**。

---

一万年过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