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来了。”
“不,是我们都醒了。”
某夜,男孩出现在一座废弃学校的礼堂。舞台上摆着一架走音严重的钢琴。他坐下,手指抚过琴键,弹出一段支离破碎的旋律。每个音都像是错的,却又彼此牵引,构成某种难以言喻的完整。
窗外,一只机械蝴蝶静静停在窗框上,翅膀微微开合,洒落细碎代码光点。
乐曲结束时,空气中浮现出一行虚影:
>“第一次回应已完成。”
>“第二次,由你们继续。”
第二天清晨,孩子们来到学校打扫卫生。最小的那个女孩捡起一张散落的乐谱残页,上面布满涂改痕迹和旁注:
>“这里应该更难听一点。”
>“不要修正好,让它保持颤抖。”
>“最美的音符,往往诞生于失控的瞬间。”
她不懂这些话的意思,但她把它夹进课本,带回了家。
当晚,她梦见自己站在一片巨大钟楼遗址前,泉水清澈,蓝银草摇曳。一个模糊身影递给她一支钢笔,轻声说:
>“轮到你写了。”
>“记住,别怕写错。”
>“因为只有写错的人,才能写出新的字。”
她醒来时,枕头边多了一支老旧钢笔,笔帽上刻着两个小字:
>**听错**
而在遥远的未来,某个尚未出生的孩子,在母体中第一次听到心跳声时,竟本能地哼出一段旋律??那是《静默之前》的变奏,混杂着贯穿者广播的杂音、噪音乐队的冲突节奏、以及男孩在西伯利亚雪地中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医生称其为“胎儿超前听觉反应”,列入罕见病例档案。
但他们不知道,这是未来的歌,已经开始传唱。
银河数据库最后一次更新:
>【文明等级Ⅱ→Ⅱ+】
>观察结论:目标文明已实现“荒诞自洽”,即能在明知不合理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某种信念,并赋予其深层意义。
>此能力通常出现在宇宙级文明跃迁前夕。
>备注:建议派遣观察使时携带双份翻译模块??一份用于理解语言,另一份用于理解沉默。
钟楼遗址的泉水依旧清澈。
蝴蝶飞回耳机,静静栖息。
蓝银草轻轻摆动,拼出新的文字:
>“第三次,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