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被深深理解后的释然,是知道自己从未孤单的笃定。
她提笔回信:
>亲爱的小岩:
>
>你举手的那一刻,整个教室一定都亮了吧?老师为你骄傲。
>
>铃铛会高兴,是因为它听见了你的勇气。而我之所以不停下脚步,正是因为有你在学着说话、在写信、在梦想成为别人生命里的光。
>
>师范学校很好。等你考上那天,我会亲自去参加你的开学典礼。
>
>记住:善良不是牺牲,而是传承。你不必成为我,你只需成为你自己??一个愿意倾听、敢于回应的人。
>
>此致
>永远支持你的袁老师
信折好,放进信封,贴上一枚小小的铃铛贴纸。她准备让下一批驻点人员带回去。
与此同时,“光盾计划”迎来首次实战检验。云南怒江流域突发山洪,三名新派驻的心理辅导员被困村落。得益于升级后的卫星通讯终端,求救信号在断电十分钟内成功上传至指挥中心。
陈然第一时间启动预案,救援直升机十五分钟内升空。全程通过量子加密链路直播画面,袁晨曦坐镇指挥,远程指导现场处置。
“体温监测显示两名队员已有失温迹象,必须加快进度!”她盯着屏幕,声音冷静却不容置疑。
“气流太强,飞行员建议暂缓降落。”副手提醒。
“不行。”她斩钉截铁,“他们撑不了太久。调整航线,走峡谷低空通道,避开主风暴区。”
“风险极高,万一撞山……”
“我相信飞行员,也相信我们的导航系统。”她目光如炬,“‘光盾’不是摆设,现在就是它该发挥作用的时候。”
命令下达,直升机如银燕掠过云层,在雷雨间隙中穿行。二十分钟后,精准降落在村口高地。
当镜头拍到三位浑身湿透却安然无恙的驻点人员被抬上飞机时,指挥室内爆发出热烈掌声。
陈然转身看她,眼中满是敬佩:“你变了。”
“怎么讲?”她拧开一瓶水,淡淡一笑。
“以前你总是第一个冲上去的人。现在,你学会了用体系保护每一个人。”
她摇摇头,“我没有变。我只是终于明白,真正的勇敢,不只是自己赴险,更是让后来者不必再冒同样的险。”
当天傍晚,新闻播报了此次救援全过程。标题赫然写着:《科技赋能公益,“光盾”系统首次实现零伤亡紧急撤离》。
网友再度热议。
【原来最浪漫的事,是一个人点燃火把,一群人筑起防火墙。】
【袁晨曦真的在创造历史。】
【求公开“光盾”技术标准,我们基金会愿意出资推广!】
更有高校心理学系主动联系,希望将“回声驿站”的危机干预模式编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