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婚后上瘾 > 第402章 陆 魏 院子里的老太太(第2页)

第402章 陆 魏 院子里的老太太(第2页)

“我已经联系了兰州军区总院的心理危机干预组,他们会配合你接手小舟的治疗。”他目光如钉,“但这不是慈善行为,晨曦。这是战争。你要用法律、舆论、资源,把那些闭嘴的传统砸开一条缝,让光透进去。”

她望着他,忽然觉得这个男人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信数据与效率的冷面总裁。他是她最坚固的盾牌,也是最锐利的矛。

“谢谢你。”她低声说。

他抬手抚过她的眉梢,指尖微凉。“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基金账户已追加五千万定向支援基层项目,全球志愿者系统启动应急响应。只要你开口,整支‘回声舰队’都会向你靠拢。”

次日清晨,他们乘军用直升机降落在定西郊外临时停机坪。寒风卷着沙砾扑打机身,远处灰蒙蒙的县城蜷缩在黄土坡之间,像一头疲惫的老兽。

小舟仍在昏迷中。

主治医生告诉他们,少年头部轻微震荡,情绪极度抑郁,且存在长期营养不良和睡眠剥夺现象。“他不是一时冲动,”医生叹息,“他是慢慢熄灭的。”

袁晨曦坐在病房外长椅上,手里攥着那根红绳。她想起七年前第一次见到小舟的情景??那个蹲在废墟边缘、满脸煤灰却坚持要把录音机修好的男孩。他曾指着倒塌的教室说:“如果这里有间小屋,也许就能听见她们最后说的话。”

那时他眼里有火。

而现在,那团火快要灭了。

当晚,她潜入小舟的宿舍。床头贴满“千铃行动”的宣传海报,桌角堆着各地孩子的来信,其中一封被反复折叠又展开:

>“哥哥,你说的话我都记下了。爸爸打我的时候,我就躲在被窝里默念:有人会听见的,有人会来的。”

抽屉深处,藏着一台自制录音笔,外壳是铁皮罐头改的,按钮用胶带缠着。她按下播放键,里面传来断续的声音:

“第37天……没人愿意听我说话。”

“第51天……我觉得自己像个骗子。”

“第69天……我想回家,可家也不是家了。”

“今天有个孩子问我:‘姐姐,你说的话真的有用吗?’我说有用。可我自己都不信了……”

录音戛然而止。

袁晨曦抱着录音笔,在黑暗中坐了一整夜。

天亮时,她做了决定。

她在医院会议室召集当地教育局、妇联、团委代表,身后投影屏上滚动播放着小舟这些年参与项目的照片:他在山村架设太阳能录音箱,在学校组织“三句话回应”工作坊,跪在地上教留守儿童如何写下自己的名字……

“这不是一个失败案例。”她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这是一个警钟。我们太专注于建屋、挂铃、录声音,却忘了保护那些替我们敲钟的人。”

全场寂静。

“小舟不是脆弱,他是超负荷运转的灯塔。我们点亮了他,却没有为他加油。”

她翻开笔记本,逐条列出行动计划:

一、成立“守护者计划”,为一线青年志愿者提供心理支持、法律援助与职业发展通道;

二、推动教育部将“倾听素养”纳入师范生必修课;

三、建立“反向倾诉机制”??每个接受帮助的孩子,每年须给志愿者写一封信,形成双向情感流动;

四、启动“火种巡回演讲”,由康复者讲述自己如何从绝望中重生,打破“完美拯救者”的神话。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英雄,”她说,“而是可持续的温暖。”

会议结束前,一位年迈的心理专家站起来,眼含热泪:“三十年来,我一直在做创伤干预。可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治愈从来不是单向输出。是我们需要被孩子们拯救,而不是相反。”

三天后,小舟醒了。

他睁开眼的第一句话是:“我是不是让你失望了?”

袁晨曦握住他的手,摇头:“你让我更清楚地看见了真相。所以这次换你躺下,我来走路。等你好了,我们一起重新定义什么是坚强。”

一个月后,小舟坐着轮椅回到家乡。这一次,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袁晨曦协调媒体全程记录,联合国特派观察员随行,全国三百所高校社工专业学生在线观看直播。他们在村口搭起帐篷,举办“倾听之夜”活动。村民们起初冷漠围观,直到一个小女孩走上台,颤抖着读出自己写的信:

“爸爸,我知道你喝酒不是因为不爱我。可每次你摔东西,我都觉得自己不该出生……”

全场哗然。

她父亲当场痛哭,跪地道歉。

那一刻,小舟坐在轮椅上,轻轻按下了手中的铃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