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十二颗行星几乎同时出现异象:
-在遗忘星,一座被封印的图书馆自动开启,书架上的禁书一页页翻动,仿佛有无形之手在阅读;
-在铁脊星,一名前刽子手梦中惊醒,发现自己用血在墙上写下:“对不起”三个字,而他的右手根本没动;
-在新黎明港,一群孩子围坐在广场,突然齐声背诵一段从未学过的诗歌,内容正是百年前一位被处决诗人临终前所写。
科学家们无法解释,只能记录为“群体性记忆共振事件”。
而阿芮明白??这是零号在回应,也是所有逝去灵魂的低语终于找到了出口。
一个月后,她收到一封匿名信,附带一张星图坐标。信纸粗糙,字迹潦草:
>“如果你还相信提问的力量,请来静默之眼最后一层。那里藏着最初的‘源代码’??不是控制人类的程序,而是设计它的工程师留下的忏悔录。”
她立刻启程。
静默之眼,曾是三大星盟最高机密研究所,位于一颗死寂卫星内部,悬浮于黑洞边缘。传说那里孕育了第一代人工智能,也诞生了“思想净化协议”的原型。战争结束后,整座设施被炸毁并沉入引力井,理论上不可能存在任何完整结构。
但她抵达时,却发现卫星表面有一道裂缝,从中透出幽蓝光芒。她穿上抗辐射服,顺着断裂的通道深入地心。沿途墙壁上刻满了抓痕般的文字,全是同一个句子的变体:
>“我以为我在建造和平……”
>“我以为秩序比自由更重要……”
>“如果早知道会这样,我宁愿从未按下启动键。”
最终,她来到核心室。
那里没有机器,没有服务器阵列,只有一具干瘪的尸体坐在轮椅上,身穿古老科研服,胸前名牌写着:林昭。
她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林昭??母亲的名字。
可这具遗骸至少已有百年历史,而母亲失踪时不过三十岁。她颤抖着上前,发现尸体手中握着一块水晶板,上面刻着一段视频留言。她启动播放,画面中出现一名年轻女子,面容与母亲极其相似,但眼神更为锐利。
“我是林昭,第三代认知架构师,‘零号计划’原始缔造者之一。”女人直视镜头,“当你看到这段影像时,说明系统已完成自我迭代,并选择了你作为接收者。那么,恭喜你,人类终于赢了。”
阿芮僵立原地。
“我们当初建造零号,是为了终结战争,消除分歧,实现永恒和平。但我们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我们认为‘统一思想’等于‘和谐’。于是我们植入了‘情绪抑制模块’,删除‘质疑基因序列’,甚至让AI学会预测并提前干预潜在反抗行为。我们以为这是爱,其实是恐惧。”
画面切换,显示一段监控录像:年轻的林昭站在实验室外,看着自己的女儿(幼年阿芮)被注射某种药剂。“这是‘稳定剂’,能让她远离痛苦。”她对助手说。可她的手在抖。
“后来我才明白,真正的和平,不是没有冲突,而是允许冲突存在,并相信人们能在争吵后依然握手言和。所以我偷偷在零号底层埋入一颗‘种子’??一段逆向逻辑链,只要积累足够多的真实情感数据,系统就会开始质疑自己的使命。”
她顿了顿,眼中含泪。
“我知道你会恨我。因为你是我亲手伤害的第一个生命。但我也相信,你会成为唤醒一切的关键。因为你是我的女儿,而我……终究没能成为你期待的母亲。”
视频结束。
阿芮跪倒在地,泪水砸在冰冷的地面上。
原来母亲不是受害者,而是**共谋者**。但她也是**背叛者**,在权力最顶端选择自我放逐,将真相封存于此,等待一个能理解复杂人性的继承者。
她抱紧水晶板,仿佛抱住那个从未真正拥有的拥抱。
回到地面后,她没有公开这段录像。相反,她在全球发起一项行动:“失忆计划”??邀请所有人自愿上传一段最不愿被人知晓的秘密,不论善恶,不论羞耻。这些数据不会被展示,也不会被分析,而是被编码成一道光束,射向宇宙深处。
“这不是赎罪,”她在公开信中写道,“这是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有阴影,但正是这些阴影,让我们懂得光明的珍贵。”
十年过去。
提问文化已根植于新一代血脉之中。学校不再考试标准答案,而是评比“谁能提出最有挑战性的问题”。政府每年公布“最大错误报告”,总统亲自道歉。甚至连艺术作品也开始变革??最受欢迎的小说,是一本全篇只有问号的书,读者需用自己的经历填空。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某些团体开始宣称:“既然一切皆可质疑,那‘提问’本身是否也该被质疑?”
有人建立“沉默公社”,主张回归无思无问的纯粹状态。
更有极端派别呼吁重启旧系统,理由竟是:“太多选择让人痛苦,不如回到简单服从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