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五千三百年,在张太岳等人为首的几百年治理下,西境基本恢復了过来,也彻底成为了大乾的西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全力向外扩张发展了。
毫无疑问,绝大部分的资源都移向东方,跟东境一样,以三十个道的疆域为南北宽度,向东方发展。
同样在这一年,明古终於启用了符彦卿、张永德、王景这三位兵道第六境者。
封他们为军阁元帅之位,组建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二集团军。
爵位没有,需要他们慢慢积蓄功劳。
凡是兵道第六境者,都是对大乾有用、不可轻易放弃的真正人才。
所以对这三位愿意投降的將领,明古从未想过弃之不用。
时隔五百年再用他们,主要原因有二。
一,五百年时间过去,他们的旧部、除了仙神之境外,都已经死了。
加上组建的將士,都將是从大乾军团、主战军中挑选出来的將士。
他们再想形成军头,就几乎不可能了。
二,当年大战刚过,大乾非常穷,哪有钱粮再让他们组建集团军?
后来的李成凉、秦贞素、明严三支集团军,都耗费了很大的功夫。
至於直接让他们统师旧部,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现在五百年过去,可以放心的启用他们了。
洪武五千三百四十六年,傅良德突破至上等仙神之境。
五千四百七十八年,蓝屠突破至上等仙神之境。
五千五百六十一年,邓愈德突破至上等仙神之境。
到了洪武五千六百年六月,刘书温率先突破,成为大乾第一位上等亚圣之境。
当日,李百长神色有些不服,轻哼一声。
十年后,刘书温蜕变完成。
就在此时,沉寂八百多年的王朴,加入了大乾。
明古高兴之余,也暗赞一声王朴,倒是想的挺周到。
这是特意在大乾出现一位上等亚圣之境后,再加入大乾的。
目的是为了不让自己成为大乾第一位上等亚圣之境。
毕竟他的身份有异,只是一个降臣。
他真成了大乾第一位上等亚圣之境,就要招来大乾无数本土派官员的敌视了。
这对他、以及原大后降臣出身的官员,都不是好事。
这个风头,绝不能出。
对此,明古是乐意见到的。
他正式封王朴为內阁正相,爵位没有,自己用功劳积累。
隨后,大乾有了两位上等亚圣,再加上好几位的上等仙神之境,明古也真正的开始考量完善官位品级年俸改变。
不过,他仍然没有著急。
因为他想等大乾体量再大一些,好划分出几个中域,然后才好一举改变。
洪武五千七百三十年,李百长成功突破至上等亚圣之境。
接著,时间来到洪武五千八百年。
(求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