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御史台、刑部是以法家为主,其它各家还有人,那廷尉就真的全是法家了。
鸿臚府为掌管外交事务,主要是大乾的诸多藩属国。
太僕府为掌管外族事务,比如牛族、马族等它族事务,连军队中的战马,都要从太僕府出。
这四府设府卿等同上卿、中卿、少卿,分別为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没有正一品的官职。
由此可见,这四个部门,要比其它部门低上一等。
原因不复杂,其它部门要么是专业性强、要么是足够大。
而现在的大乾,让正一品的上等亚圣去执掌这四府,就真的有些大材小用了。
当然,若是有一位专走法家的大才,达到了上等亚圣之境,且想要执掌廷尉府。
或者一位专走商家的大才,达到上等仙神之境,且想要执掌少府,明古也不会拒绝让其以正一品正相之位、掌管两府。
当前执掌四府的,皆是一位副相。
其中最为明古看重的少府府卿,是周忱。
一阁、一台、三司、四府、六部,这就是大乾如今文臣整体的官职体系。
这些年来,大乾文官的年俸消耗一直是增长的,最大原因就是不断的完善体系。
接下来是武將。
军阁为最大的武將部门。
设立军政部、参谋部、后勤部、监察部、装备部、財政部,六部皆为从一品级別。
军政部负责军阁办公、统筹协调、军功考察、军官考察升迁等等。
参谋部负责情报、作战、谋划、地方军队调动、扩军主战军等。
后勤部负责后勤保障、抚恤、补充钱粮兵甲等等。
监察部为军队內部监察。
装备部与炼器司紧密相连,负责兵甲、战船等等军事器械打造。
財政部执掌军队財政,审计各方面的销。
上至集团军、下至地方军队,都逃不过军阁六部的管理。
另外,集团军的组建、调动权,在皇帝手中,
其余军团的调动权、军阁当时的执掌元帅可动用,组建也必须皇帝下旨。
元帅为正一品,每百年由三位元帅执掌军阁,轮流执掌。
而元帅一职的条件,变为只有一条,便是兵道达到第六境,其它的哪怕境界还不到仙神之境,
也可以直升正一品的元帅之位。
如此大的变化,自然是人才难得,兵道第六境实在太难。
相比较於兵道第六境,上等仙神之境、甚至是大神之境,对將来的大乾来说,都不算太难。
因此,大乾一下子多了二十二位正一品的元帅。
可想而知,虽然大乾要为此承担一笔不菲的国运,但不用多久,其余集团军元帅都將突破至上等仙神之境。
从一品要求为,中等仙神之境、加兵道第五境。
单独的武道达到上等仙神之境,也可为从一品。
正二品,要求为中等仙神之境,或者初等仙神之境加兵道第五境,两者达到一条即可。
从二品,要求为初等仙神之境、或者兵道第五境,两者达到一条即可。
从这些要求就可以看出,到了现在,个人武道境界的重要性、下降了一个层次。
兵道相对而言更为重要一些,
第三个改革点,是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