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斗罗:日月当空,当天命所归! > 第二百九十一章 魂灵在行动(第1页)

第二百九十一章 魂灵在行动(第1页)

混乱的虚空战场,到处上演着厮杀。

而有一处地方,却显得格外平静,与周围格格不入。

那是虚空战场的一处角落,两大神王的天马坐骑之中,天马江桦半坐在虚空之上,英俊的脸庞带着和熙微笑,静静地注视。。。

雨声渐密,街灯在水洼中摇曳出破碎的光。那把红伞缓缓移动,祖孙二人踩着湿漉漉的石板路前行。老人步履缓慢却坚定,一只手紧紧牵着孩子的小手,另一只手稳稳撑着伞沿,不让一丝雨水溅到孙子身上。

“爷爷,”男孩仰头问,“你说世界上真的有白梅花吗?学校老师说它不是花,是心。”

老人笑了,眼角皱纹如风拂湖面般层层荡开:“你信它在,它就在。”

话音刚落,路边积水突然泛起一圈微光,涟漪中心浮现出一朵虚幻的白梅投影,转瞬即逝。男孩瞪大眼睛,以为自己看错,可掌心里却莫名多了一丝暖意,像是被谁轻轻握过。

同一时刻,青藏高原的小木屋内,陈怀远正坐在留音器前,手指颤抖地抚摸着那行刻在机壳背面的旧字:“愿之所至,日月当空。”自七年前那夜起,这台机器便再未沉寂。每日清晨六点整,它都会自动播放一段新的声音??有时是孩童朗读诗歌,有时是母亲哼唱摇篮曲,甚至还有战区废墟中幸存者低声诉说感谢。

这些声音毫无规律,却有一个共同特征:每一句都伴随着全球某处“善意发生”的同步共振。科学家称其为“愿频广播”,而陈怀远知道,这是林清瑶和唐轩宇留下的心跳。

“你们还在走啊……”他喃喃道,将一杯热茶放在仪器旁,“我也不能停下。”

他起身拉开墙角的铁柜,取出一叠泛黄的手稿。那是他三十年来记录的《承愿者观测日志》,共三百二十七册,每一页都标注着时间、地点、事件与情绪波动数据。最近一页写着:

>昭愿纪元四百三十九年十月五日凌晨三点十二分,南美洲亚马逊雨林深处,一名土著少女用草药救活中毒猎人。过程中,她割破手掌以血试毒。事后她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不想让他死。”

>同一秒,南极冰洞壁画上的第七人影,首次睁开了双眼。

陈怀远凝视良久,提笔补上一句:“传承非由力量决定,而在选择那一瞬是否愿意付出全部。”

窗外,风雪又起。但这一次,风中夹杂着细微的嗡鸣,如同亿万片花瓣在空中轻颤。留音器忽然自行启动,播放出一段陌生女声,清亮如泉:

“老师,我们回来了。”

不是录音,而是实时传输。

陈怀远猛地站起,几乎打翻茶杯。他冲到仪器前,发现面板上出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信号源标识??坐标定位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一个本应无人能至的区域。

与此同时,联合国“微光计划”总部警报骤响。

周念安正在审查最新一批学员的心理评估报告,突然屏幕跳出血红色弹窗:【检测到Y-0级共情脉冲,源头未知,强度突破历史峰值】。紧接着,所有连接“愿图网络”的终端设备同时黑屏,随后浮现出一行字:

>“请启动‘归愿协议’。”

她心头剧震。这个协议,是十年前由七国联合制定的秘密预案,前提条件只有一个:当全球集体善意值连续三年超过临界阈值时,视为“新承愿者觉醒期”开启。

“执行权限确认。”她深吸一口气,在键盘输入指纹与虹膜密码。

系统回应:【身份核验通过。操作员周念安,编号Y-7,系战地医生周振华之女,第42位潜在承愿关联体。协议解锁进度:3%】

“才3%?”她皱眉。

就在此时,办公室门被推开。陆明走了进来,已是十五岁的少年,虽仍目不能视物,但行走间毫无迟疑,仿佛能“看见”空气中的温度与情绪流动。

“周姐姐,”他微笑道,“我能感觉到,他们想回来,但需要一座桥。”

“桥?”

“人心之间的桥。”他说着,伸手触碰墙壁上的世界地图。指尖所及之处,地图竟开始发光,数千个点连成网状结构,最终汇聚于马里亚纳海沟上方一点。

“那里,”陆明轻声道,“有一艘沉船。不是金属做的,是记忆铸成的。它载着太多人的愿望,重得无法浮起。除非……有人愿意下去接它。”

周念安浑身一震。她猛然想起父亲遗书中的一句话:“真正的救援,从来不是从上而下,而是彼此相迎。”

她当即下令:“召集‘愿种营’全体成员,启动跨洋行动。目标:西太平洋C-9海域,代号‘寻舟’。”

三天后,一支由三十六名青少年组成的队伍抵达科考母舰“星火号”。他们没有武器,没有高科技装备,每人只带了一样东西:一枚贝壳吊坠、一本手写日记、以及一段亲手录制的声音??那是他们生命中最温暖的一刻。

航行第七日,风暴突至。

巨浪拍击甲板,雷达失灵,导航系统全面瘫痪。就在众人惊慌之际,陆明突然站在船头,双手张开,嘴唇微动,似乎在与风对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