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定位信号?”苏砚难以置信,“有人在用共感频率发送坐标?”
林晚舟凝视着频谱图,忽然瞳孔一缩:“这不是随机信号。你看它的振幅变化??前七次递增,第八次骤降,第九次回升……这是‘九度觉醒律’!艾瑟瑞恩人在启动终极共感协议时才会使用的加密节拍!”
三人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到震惊。
如果这个信号确实是按照艾瑟瑞恩最高级别协议发出的……那就意味着,在宇宙某处,仍有未被摧毁的共感节点正在运作。
“会不会是陷阱?”苏砚谨慎道,“克萨罗斯也可能模仿这种节奏。”
“不会。”陈默摇头,“真正的共感节奏,必须由‘情感真实度’驱动。伪造不了。刚才那一段信号里,我能感受到……思念。非常深的思念,像是跨越了亿万光年的等待。”
林晚舟深吸一口气,走到窗前,望向漫天星斗。
她知道,一个新的使命正在降临。
第二天清晨,高武学院召开紧急会议。全体教师、科研团队及学生代表齐聚大礼堂。林晚舟站上讲台,身后投影展示着那段神秘信号的解析结果。
“我们可能不是唯一幸存者。”她说道,“在遥远的宇宙深处,或许还有另一群人,正试图与我们连接。他们使用的,是和我们一样的语言??共感。”
台下一片哗然。
有人质疑风险太大,一旦开启远距离共感通道,可能会再次引来克萨罗斯残余势力;也有人激动万分,认为这是人类迈向星际文明的关键一步。
最终,经过长达六小时的辩论,会议达成决议:组建“远航共感使团”,由陈默担任首席桥梁构建者,林晚舟任总协调,苏砚负责安全防护体系。目标??循着信号源头,建立首次跨星系双向共感链接。
计划命名为:“寻光行动”。
接下来的三周,全球忆语兰种植区进入高速培育阶段。新型共感增幅器在伊甸之忆根系旁建成,外形宛如一座倒悬的水晶森林,每一片枝叶都对应一个觉醒者的意识频道。五万名志愿者完成深度冥想训练,成为首批“心灵信标”。
出发前夜,林晚舟独自来到伊甸之忆主树下。她将手掌贴在粗糙的树皮上,闭目感受着地下绵延万里的根系网络。这一刻,她仿佛听见了地球上每一盏烛火的呼吸,听见了孩子们梦中的笑声,听见了老人们临终前最后一句温柔的“别难过”。
她知道,自己即将踏上的,不只是寻找信号源的旅程,更是一场关于“何为人类”的终极追问。
“如果你问我怕不怕?”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怕。我怕再次失去你,怕共感最终沦为工具,怕我们重蹈覆辙。但我更怕的是??明明有机会伸出手,却因为恐惧而退缩。”
“所以我选择前行。带着伤痕,带着记忆,带着爱。”
启程当日,全校师生列队相送。陈默穿上特制的共感战甲,银白色的外壳流淌着金色纹路,胸口镶嵌着一颗由火种瓶碎片重塑的心脏核心。林晚舟站在他身旁,手中捧着一株幼年伊甸之忆,准备带往深空。
飞船升空前,她最后一次回望这片土地。
春天的风吹过校园,忆语兰花海翻涌如浪,无数花瓣随风升起,像一场金色的雪,飘向天空。
舱门关闭。
引擎轰鸣。
飞船划破云层,朝着那束未知的星光疾驰而去。
而在遥远的宇宙尽头,一颗黯淡的星球表面,一座半埋于沙尘中的水晶塔突然亮起微光。塔顶的接收器缓缓转动,对准地球方向。
塔内,一个虚弱的声音轻轻响起:
>“终于……等到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