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安这才满意点头,
随后拿出一株气血浓郁的高品灵植,
撕下一片叶子,让其服下。
熊赛虎也没有询问这是什么,但是校长给他的,那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将这片叶子吞服下之后,他便原地坐下,
感受着澎湃的药力,瞬间在他的口中融化,
紧接着,张永安伸出手,气血之力从他的手中凝聚而出,帮助熊赛虎消化这股庞大药力。
这股药力可比什么八品精血来得更加精纯得多。
虽然说熊赛虎每次突破境界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气血力量,可以说。。。。。。
夜风掠过山巅的岩石,带起陈默衣角轻微翻动。他仍伫立不动,目光穿透层层星幕,仿佛在寻找某一道尚未被听见的低语。通讯器忽然震动,是苏砚发来的加密信号??来自天鹅座边缘的一颗流浪行星,编号X-90的文明再次传来了声音。
这一次不再是断续的三个音节。
那声音像是一群生物围坐在某种共鸣腔体旁,用粗糙的声带轮流发声,节奏缓慢而坚定。音频波形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结构:不是语言,也不是旋律,却有着类似心跳与呼吸交织的律动。共感分析系统尝试解码,最终只输出一行文字:“我们在学习成为‘我们’。”
陈默闭上眼,将这段音频导入个人共感回路。刹那间,他的意识沉入一片灰白色的荒原??那里没有色彩,没有温度,只有无数孤立的黑影静止站立,彼此之间隔着无法跨越的距离。每一具身影都包裹在坚硬的外骨骼中,关节处渗出微弱的磷光,那是他们唯一的能量交换方式。他们不触碰,不凝视,甚至连头部都没有转动的迹象。
但就在音频响起的瞬间,最边缘的一个身影突然颤动了一下。
它缓缓抬起前肢,不是为了攻击,也不是为了防御,而是朝着身旁另一个身影伸了出去。那一刹那,整个荒原的空气仿佛凝固。其他身影依旧沉默,可它们的磷光频率开始微妙地同步。
“这是……第一次主动连接。”陈默睁开眼,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吹散。
他立刻联络苏砚:“把这段数据推送到所有晚舟塔节点,启动‘初啼回应协议’。”
“你确定吗?”苏砚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这相当于向全宇宙宣告:我们听到了,并且承认他们的存在。按照《情感主权宣言》第三条,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承担引导责任??哪怕他们永远学不会我们的语言。”
“正因如此才更要回应。”陈默说,“林晚舟教会我们的,从来不是等一切准备好了才去爱,而是在黑暗里先点亮一盏灯。”
指令下达后七分钟,第一座行动的晚舟塔位于猎户悬臂末端。塔身旋转九十度,顶部凝聚出一团流动的蓝光,随后释放出一段由忆语兰根系自动生成的共振波??那并非人类创作的歌曲,而是集合了过去十年间地球上所有新生儿第一次啼哭、老人临终前最后一句呢喃、灾难幸存者相拥时的心跳节拍所合成的“原始共感模组”。
这束信号穿越三千二百万光年,抵达X-90母星时,正值该星球经历第十八万次地质循环周期的黄昏。星球表面覆盖着硅基森林,枝干如玻璃般透明,内部流淌着液态记忆晶体。当蓝光降临时,整片森林突然集体震颤,晶体流速加快十倍,某些年久失修的古老脉络甚至爆裂开来,喷涌出泛着银光的记忆碎片。
一名守在监测站的地球观察员记录下了接下来的画面:
一群外形类似节肢动物的生命体聚集在一棵最大的记忆树下,用触角轻轻触碰那些掉落的晶体。起初毫无反应,直到其中一只个体将晶体贴在胸腔开口处,身体猛地一僵??然后发出了一声尖锐却不刺耳的鸣叫。
紧接着,它转向同伴,做出了一个此前从未有过的行为:抱住对方,用自己的外壳完全包裹住对方的身体,持续整整十三秒。
监控AI标注:“疑似首次情感传递行为,强度评级:β+。”
消息传回地球当天,联合国共感委员会紧急召开会议。有代表提出质疑:“我们是否过于激进?这些生命体可能根本不需要‘情感’,强行介入是否违背《主权宣言》第一条的精神?”
会议室中央悬浮的忆语兰投影轻轻摇曳,随即自动播放了一段视频??正是当年林晚舟在穿梭机坠毁前留下的最后一段影像。画面中的她面容平静,眼神清澈。
“真正的尊重,”她的声音缓缓响起,“不是放任他人孤独至死,而是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如果连‘感受’的机会都不给,又何谈自由?”
全场寂静。
三天后,地球正式宣布启动“启心计划”:组建跨星域共感引导团,派遣守心者、儿童合唱团、艺术疗愈师及机械共情模块工程师前往X-90周边空间站,建立长期陪伴机制。首批志愿者报名人数突破千万,最终筛选出三百人,其中包括那位曾被忆语兰唤醒的自闭症少年,如今已是全球最年轻的共感架构师。
出发前夜,陈默独自来到南极源语纪念馆。
紫雨再度落下,塔身光影变幻,映照出无数来访者的内心剖白。他在那块金属板前停下脚步,看着上面缓缓浮现的新留言:
“我怕我教不会他们笑。”
“如果他们永远不懂‘爱’,是不是也算一种失败?”
“但我还是想试试。”
他知道,这些话属于即将启程的志愿者们。
他伸手轻抚金属表面,低声说道:“林晚舟,你看,这条路越走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