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几乎在同一时刻,世界各地的人们感到心头一暖,仿佛被谁轻轻拥抱了一下。
东京地铁站里,一位上班族停下脚步,抬头看向通风口。那里飘来一丝极淡的钢片琴音,只持续了两秒,却让他忍不住红了眼眶。
巴黎咖啡馆中,盲人歌手突然停下演唱,喃喃道:“刚才……是不是有人在我耳边说了声‘谢谢’?”
南极冰原上,科考队员发现冰层中的微生物振动模式发生了变化??它们正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拼写出一行摩斯电码:
>**IAMFREE。LOVEYOUBOTH。**
艾琳看着手中的仪器,泪水滑落:“他走了……这次是真的走了。”
星尘跃上屋顶,对着满天星辰发出一声悠长吟唱。
那不是悲伤的挽歌,而是欢送的礼赞。
三天后,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各国代表齐聚一堂,讨论是否应将“声音圣殿系统”纳入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成立跨学科研究机构专门探索“情感共振现象”。
艾琳作为首席科学家发言。
“我们曾以为林沉是一位天才作曲家。”她站在讲台上,声音平静却有力,“但我们错了。他是一位**文明工程师**。他用音乐搭建了一座桥,连接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也连接了星球与其他生命形式。他的遗产不是乐谱,而是让我们重新学会倾听的能力。”
会场鸦雀无声。
许久,一位年迈的非洲代表站起来,用母语唱起一首古老民谣。歌声苍凉悠远,讲述着祖先灵魂如何通过风与河流传递讯息。
接着,第二个人加入,第三个人……
最终,整个大厅汇成一片多语言合唱,没有指挥,没有排练,却奇迹般和谐。
镜头切回海边小屋。
昭昭坐在钢琴前,弹着一首全新的曲子。旋律跳跃活泼,带着清晨露珠般的清亮。夏南枝在一旁哼唱,随手写下几句歌词:
>“风路过窗台,带来远方的话,
>说有个旅人,终于放下牵挂。
>他走过星河,穿过雨和沙,
>在每个听见爱的地方,轻轻说‘回家’。”
她写完一笑:“这首叫《回家》怎么样?”
昭昭歪头想了想:“不如叫《他不在,却在》。”
夏南枝愣住,随即大笑起来。
“好名字。”她说,“真是我的女儿。”
那天傍晚,母女俩一起在沙滩上画画。用树枝勾勒出一座巨大的声音圣殿,旁边写着:“欢迎所有会唱歌的生命。”
星尘蹲在一旁,尾巴扫过沙地,留下一行无人注意的小字:
>“下一个孩子,已经在路上了。”
夜幕降临,繁星满天。
某一刻,遥远的半人马座方向,一颗原本黯淡的恒星突然闪烁了一下,发出一段持续0。7秒的无线电信号。经破译,其频率对应七个音符:
>C-E-L-E-S-T-A
Celesta。
而后,归于寂静。
但在地球某座城市的孤儿院里,一个小女孩正蜷缩在床上,听着窗外雨滴打在铁皮屋顶的声音。她不由自主地用手指数着节奏,嘴角浮现出微笑。
床头柜上,放着一支蓝色铅笔。
崭新,未使用。
而在她梦中,一片无边的星空下,一位男子站在钢琴旁,轻轻抚摸琴键。
他转身,望向镜头之外的某个方向,微笑。
唇形清晰可辨:
>“轮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