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的能力,正在进化。”
而在一座偏远山村的小学里,那个曾向林晚讲故事的小女孩,在作文本上写道:
>“我长大了要当一个听故事的人。因为妈妈说,世界上最怕的不是坏人,是没人听见你说话。”
这句话被老师拍照上传网络,迅速传播。不久之后,世界各地的孩子开始自发设立“故事信箱”,收集身边人的沉默心事。
林晚行至昆仑山脚下,偶遇一位藏族老喇嘛。老人凝视她良久,合十道:“你身上有‘嗡啊?’三音俱全的气息。”
她不解。
老人微笑:“‘嗡’是万物初生之音,‘啊’是生命呐喊之声,‘?’是归于寂静之响。你走过的路,正是这三音轮回。世人修仙求长生,你修的却是让死者复声,让哑者得言??这也算修仙吗?”
她终于笑出声来:“若不算,为何天地以我为引,万物以我为媒?”
老喇嘛递给她一枚骨笛:“这是我师父留下的,吹不出旋律,只能听见风的回答。或许……它该属于你。”
她接过,收入囊中。
三个月后,青藏高原爆发罕见冰震。科考队发现,喜马拉雅山脉深层岩石中含有大量有机碳结晶,结构类似神经突触。更诡异的是,这些结晶会对外界声音产生反应,尤其对童谣、祷词、临终遗言表现出强烈共振。
林晚是唯一被允许进入核心勘探区的民间人士。当她站在万年冰川之上,将骨笛贴近唇边,轻轻一吹??
没有声音传出。
但卫星监测显示,整条山脉的地磁波动骤然同步,形成一个覆盖三千公里的巨大脑波图谱。与此同时,全球七座圣山(冈仁波齐、富士山、奥林匹斯、凯瑟琳山、乌卢鲁、雪山太子、希丹峰)的宗教场所,几乎在同一时刻响起钟声,尽管无人敲击。
科学家称之为“地球神经系统觉醒假说”。
而民间,则流传起一句话:
>“山河有耳,天地有心。只要还有人在听,亡者就不会真正死去。”
林晚继续前行。
她不再记录,而是开始**播种**。
在非洲干旱村落,她教会妇女用沙画传递祖辈传说,一夜之间,沙漠开出一圈奇异花朵,花瓣纹路竟是失传千年的部落文字;
在欧洲难民营,她组织孩子们用碎玻璃拼贴记忆地图,当月圆之夜,那些碎片竟悬浮空中,映出他们故乡的城市轮廓;
在太平洋孤岛,她与渔民一同向海中投放刻有亡者姓名的陶罐,数日后,鲸群游经此地,发出前所未有的复合音阶,被录下后解码为一句完整的话:
>“我们收到了,请安心。”
五年后,联合国设立“全球倾听日”,每年春分,全人类静默八分钟,只为练习聆听彼此的存在。
那一年冬天,林晚回到最初遇见银翅蝴蝶的山隘。雪落无声,她静静伫立。
忽然,一只银翅蝶从雪中振翅飞起,接着第二只、第三只……最终漫天飞舞,如同星辰坠落人间。
它们围绕她盘旋,最后齐齐飞向静语田的方向。
她知道,新的旅程又要开始了。
但她不再急于追赶。
因为她已然明白:真正的修仙,不在跋涉千里,而在驻足倾听;不在于掌控命运,而在于承接眼泪;不为飞升成神,只为让更多凡人知道??
**你的声音,从未白费。**
风起时,她终于轻轻哼起那首不知来源的古老歌谣。
歌声很轻,却传得很远。
远到,连时间都为之停顿了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