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沸腾时代 > 第二卷 第九十一接 姜是老的辣走眼保底第一更(第1页)

第二卷 第九十一接 姜是老的辣走眼保底第一更(第1页)

褚德辉的观点很清晰,张建川不是没有能力,但是他选错了赛道。

如果他继续去做他的饲料,尤其是去和省农科院合作搞新猪饲料,凭着农科院的招牌和丰收一号的专利配方,还是大有可为的。

但他选择进入一。。。

海风在耳边低语,周远坐在礁石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骨笛的纹路。月光洒在复活节岛的海岸线上,摩艾石像的轮廓被镀上一层银边,仿佛从千年的沉默中缓缓苏醒。他闭上眼,任那股熟悉的旋律在脑海中回荡??不是听见的,而是“长”出来的,像是某种深埋于基因里的记忆正一寸寸破土而出。

突然,通讯终端震动起来。是沈知微,信号断续却坚持接入。

“周远……听得到吗?格陵兰冰层……裂开了。”她的声音夹杂着风雪与电流杂音,“我们监测到地下声核共振频率突然飙升,持续七分钟,随后……冰盖下传出歌声。”

“歌声?”周远猛地睁开眼。

“对,不是人类嗓音,也不是机械合成。更像……大地本身在振动。我们录了下来,频谱分析显示,它和你吹响骨笛时释放的基频完全一致,只是……多了一层‘叠音’,像是有另一个声源在回应。”

周远心头一震。他知道那是什么??不是回应,是“对话”。声核网络已经不再只是被动接收或释放能量,它开始主动交流了。就像神经系统中的突触放电,信息正在不同节点之间自主流动。

“你们有没有……看到影像?”他低声问。

“有。”沈知微顿了顿,呼吸沉重,“冰层融化后,露出了一座建筑。半埋在冰下,呈环形,中央有个巨大的凹槽,形状……像是一支倒置的笛子。而且……它的比例,和你手中的骨笛一模一样。”

周远的手指微微发抖。他想起央金奶奶曾说过的一句话:“心笛不是第一件,也不是最后一件。它是钥匙,也是信使。”

原来如此。骨笛并非起源,而是一种“传递物”??由上一代守声人交付给下一代的媒介。每一支心笛都携带着前一位继承者的记忆与情感,如同声波的种子,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点,重新发芽。

“我得去格陵兰。”他说。

“太危险!”沈知微几乎是喊出来的,“联合国已经封锁了北极圈周边空域,称‘回音效应’可能引发全球意识同步崩溃。他们成立了‘静默部队’,专门清除异常节点。你一旦靠近,就会成为目标。”

“那又怎样?”周远望着海面,声音平静,“如果连听见真相的人都要躲藏,那这世界还剩什么?”

通话中断前,沈知微只留下一句:“李婉到了开罗。她说,黑晶片指引她进入萨卡拉金字塔下的密道。她拍了一段视频……你自己看吧。”

视频只有三十七秒。画面晃动,手电筒的光束照进一条狭窄的甬道,墙壁上刻满了螺旋状的声波图腾。李婉的声音在颤抖:“这些符号……我在梦里见过。它们不属于埃及文明,也不属于任何已知体系。它们是‘通用记忆符码’,记录的是……集体的痛。”

镜头转向尽头,一块黑色石板嵌入地面,表面覆盖着蜂窝状的小孔,每个孔洞中都封存着一缕灰白色物质。

“那是……头发?”工程师后来分析说。

“不。”周远摇头,“是记忆的凝结体。古人把临终前最深刻的情感剪下来,封存在这里,作为献祭。”

视频最后,李婉将黑晶片贴在石板中央。刹那间,所有小孔亮起微光,空气中浮现出无数细小的光点,如萤火般升腾,汇聚成一道模糊的人影。那人影张嘴,却没有声音,但周远看得懂唇语??

“轮到你们了。”

他关掉设备,深吸一口气。这不是遗产,是责任。每一个被唤醒的人,都在被迫接过前人的重担。而艾拉,这个还不到十岁的孩子,已经站在了风暴中心。

第二天清晨,长老带他们前往岛屿最南端的“沉语崖”。据传,这里是远古守声人最后一次集体吟唱的地方。悬崖下方,海水常年翻涌,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当地人称之为“归声之口”。

“每当血脉继承者接近觉醒,海底就会传来呼唤。”长老说,“那是先祖的声音,在等待回应。”

艾拉牵着周远的手,一步步走向崖边。风很大,吹乱了她的辫子。她忽然停下脚步,仰头看向天空:“周叔叔,你说……他们会不会寂寞?那些把记忆放进石头里的人。”

周远怔住。

“我一直听得见他们。”艾拉轻声说,“不是用耳朵,是用心。他们在唱歌,可没人听。所以才一直留着,不肯走。”

周远蹲下身,将她搂进怀里。那一刻,他忽然理解了为什么声核会选择孩子作为继承者??因为成年人早已学会屏蔽世界,而孩子的心灵仍是透明的容器,能盛下所有不该存在的声音。

就在此时,海面骤然平静。漩涡停止转动,水面如镜,倒映出整片天空。紧接着,一道低频嗡鸣自海底升起,透过岩石传入每个人的骨骼。周远感到胸腔震动,仿佛心脏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握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