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沸腾时代 > 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八 同病相怜勇往直前(第2页)

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八 同病相怜勇往直前(第2页)

“法律讲证据,也讲程序正义。可有时候,程序本身就成了作恶的工具。我们开会讨论案子,领导提前定调;专家鉴定由指定机构出具;甚至连辩护律师都被暗示‘识相点’。我不是没抗争过,但我一个人的声音太小了。”

他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的笔记本,翻开一页:“这是我当年写的合议庭异议意见,从未归档。上面写着:现有证据不足以认定林氏集团存在主观逃税故意,建议补充调查。可判决书出来时,我的名字还在,观点却没了。”

他抬头看向林骁:“对不起,孩子。我们没能守住底线。”

林骁站起身,走上前握住他的手:“您今天来了,就是守住了。”

那一夜,没有人提前离开。直到凌晨一点,还有人在低声交谈,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故事,交给李薇放进“归来档案”柜。那是他们自发建立的民间记录库,专门收集被系统抹去的记忆。

散场时,林骁独自留下整理资料。忽然发现柜台下压着一张便签纸,字迹陌生:

>林先生:

>X-7不是最后一个。编号系统仍在运行。

>下一批目标,是你们正在帮助的人。

>??A

他心头一震,立刻联系徐文斌:“查‘归来者联盟’名单中所有人近期通讯记录,看是否有异常信号追踪或定位设备植入痕迹。”

“已经发现了。”徐文斌语气凝重,“至少五个人手机被远程激活麦克风,监听时间超过四十天。运营商后台有特殊权限调取记录,IP指向市政法委下属一个叫‘社会稳定预警中心’的临时机构。”

“又是新瓶装旧酒。”林骁冷笑,“这次打着‘防风险’旗号,实则继续清除异己。”

他当即起草一份匿名举报信,连同技术取证包一起发送至中央政法委教育整顿专项邮箱,并抄送三位敢于发声的法学教授。同时,他在“沸点社群”发布紧急通知:【请所有参与者立即更换通讯设备,使用加密软件联络,避免单独出行。】

三天后,国家网信办宣布关闭一批滥用数据权限的地方维稳监控项目,多名官员被停职。而那个“社会稳定预警中心”,在成立仅六个月后悄然解散。

风波暂息,但林骁清楚,敌人不会真正退场,只会换一种形态潜伏。

春天来临之际,《沸点之下》第三季启动拍摄。这一季的主题是:**制度的皮肤**。

摄制组走访全国十二个城市,记录那些在政策夹缝中重生的小店。镜头里,有成都巷子里重新亮灯的苍蝇馆子,有义乌市场里撕掉“代加工”标签转做原创品牌的夫妻档,也有东北老工业区下岗工人集资创办的社区食堂。

其中一集名为《招牌》,全程跟拍周晓芸一家重开滋味坊的过程。

画面从清晨开始:周父戴着白帽站在灶台前,试做暌违多年的招牌菜;周母擦拭每一张桌椅,把旧菜单塑封好挂在墙上;周晓芸则忙着调试外卖平台账号,打出一行新标语:**老味道,新起点**。

开业那天,门口排起长队。有人专程从外地赶来,说就是为了吃一口“没被吓住的味道”。

林骁也在人群中。他没进去,只是远远看着那块重新挂起的木质招牌,在阳光下泛着温润光泽。旁边不知谁贴了张纸条:**这里煮过的不只是饭,还有尊严**。

当晚,他收到周父短信:【明天第一锅汤,留你一碗。】

他回复:“谢谢周叔,我会带着父亲的那份一起来。”

几天后,李薇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顾维钧的女儿找到了。

她在云南边境一所乡村小学当支教老师,化名多年,靠助学金读完师范。接到警方通知时,她正在给孩子们上语文课,讲的是鲁迅的《呐喊》自序。“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她念完这句,突然泪流满面。

重逢那天,林骁没有出现。他知道,有些伤口需要私密的空间愈合。

但他为他们安排了一场特殊的“发布会”。在纪录片第三季终集末尾,播放了一段隐藏彩蛋:顾维钧坐在轮椅上,女儿握着他的手,面对镜头缓缓说道:

“我父亲不是叛徒。他是一个宁可自己被当成叛徒,也不愿背叛良知的人。他曾对我说:‘等有一天,你能堂堂正正说出爸爸的名字,我们的国家才算真正好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