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替我看看春天。’”
风起了。
纸鹤缓缓升空,融入万千灯火之中。
远处,城市的天际线上,第一缕晨曦穿透云层,照亮了新建博物馆的屋顶??那里雕刻着一行小字,源自陈婉论文的最后一句:
>**“爱不会消失,只会换一种方式继续存在。”**
而在地球另一端,一颗卫星悄然接收到了一段异常信号。
它不属于任何已知频段,却携带着清晰的情感编码。
当技术人员将其转换为声音时,整个实验室陷入震惊。
那是十三年前,Z-9站地下三层,在氧气耗尽前一秒,陈婉用尽全力说出的最后一句话:
>“告诉知微……代码第三层,逆序执行,能唤醒沉睡的共鸣。”
叶知微得知消息时,正在整理旧实验室的资料。
她猛地抬头,冲向主机,输入指令。
系统响应:【检测到隐藏协议:‘星火计划’激活条件已满足。】
屏幕亮起,一幅全球共感网络拓扑图浮现,数百个原本休眠的节点开始闪烁蓝光。
原来,陈婉早就预见到这一天。
她将一部分核心算法埋藏在时间延迟程序中,只有当足够多的人主动选择“聆听过去”,系统才会自动解锁下一阶段功能??
**情感共振网络2。0:不仅能接收记忆,还能向特定对象传递思念。**
理论上,生者可以将自己的情绪,定向发送至某个已故之人的共感印记中,形成闭环反馈。
这不是复活。
而是对话。
叶知微颤抖着手,输入第一段信息:
>“我做到了。你种下的种子,开花了。”
按下发送键的瞬间,远在北极圈内的监测站记录到一次奇异的能量波动。
三秒后,全球所有在线共感设备同时亮起微光,耳机中传来一声极轻、极柔的回应:
>“谢谢你,替我活了下来。”
雪落无声。
但在某个孩子的梦里,母亲轻轻吻了他的额头。
而在一位老兵的床头,收音机自动开启,播放起五十年前战地电台的晚间播报:
>“今晚的点歌环节,献给所有等待重逢的人。”
风又起了。
这一次,吹向的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