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古代生活日常 > 130140(第10页)

130140(第10页)

辛长康也在这柳荫巷买了一个宅子,只是辛家另一侧的邻居家中有人长住,没有卖宅子的打算,他只买到与辛家隔了几百米的一处宅子。

不过辛长安是因为没在商行任职,所以能搬来县城,辛长康可是蚕所的管事,日日不能离了蚕所,所以虽然宅子买了,却还是只能住在长河村里,只能等过些年小儿子辛墨年岁长一些,把管事的位置让给辛墨了,再提动身搬家之事。

原本他羡慕二哥能与大哥为邻,二哥也常在他面前炫耀,若知道二哥搬来大哥就走了,辛长康怕是要好好笑笑二哥。

辛姑母心想,如今辛年已经一岁多,大弟做了官,大弟妹也是官太太了,到了京城肯定少不了请些下人服侍,像那杨家的小姐少爷,还有先前的县令家的小姐,身边都是有丫鬟的,到时候辛年身边有丫鬟照料,也用不着自己跟着去京城。

于是辛姑母也跟着劝宋氏道:“大弟妹放心随大弟去京城吧,夫妻俩还是在一处好,月娘这里你放心交给我,我与玉娘陪着月娘,月娘一日三餐饮食起居你都尽管放心,只这针线活我做不来,你常常给她寄些新衣裳来便是。”

辛盛一想到自家就剩妹妹在潍县,便心酸眼涩,于是开口说:“我也留在潍县吧,黎山书院的先生并不差,我与新先生也很相合。”

宋氏本来十分伤怀,听到这却哭笑不得,说:“你们都不走,就赶我一人走?”

“哪里,哪里。”辛盛把弟弟辛年一把抱起,塞进宋氏的怀里说:“娘亲带着年哥儿一块儿作伴。”

辛年本来好端端坐在毯子上玩着玩具,突然双脚离地被哥哥施了一手乾坤大挪移,他还以为哥哥在和自己玩,咯咯的笑着朝辛盛伸手,嘴里欢快的喊着:“飞飞,再飞飞。”

若辛姑母和玉娘能留下陪自己,辛月倒是挺开心的,若是姑母走了,她想自己怕是会失去许多美食带来的乐趣,那醉香阁的宴席她已经吃过,私心里觉得姑母做得更好吃!

而玉娘也是她极喜爱的妹妹,虽两人都有了独自的房间,可有时玉娘还会抱着枕头来寻辛月一起睡呢。

辛月虽然自认是个成年人,可她也从来不是那种独立坚强的性格,她恋家,大学毕业之后从没想过远离家人去外地工作,反而特意找了个离家近的工作,好日日都能回家与父母相伴。

自来了这里,也一直是一大家子人和和美美的生活在一处,若是真的大家都走了,剩自己一人,回到家中便是满屋静寂,辛月估计自己一时怕是很难习惯,毕竟她并不是那种天生就不怕孤独的人。

辛月对辛盛的感情很深,不仅是嘴里喊哥哥,心里当弟弟,她能在这异世活下来,辛盛可以称得上是她的救命恩人。

可爹爹信上说得对,哥哥已经是要准备备考三年后春闱的人,若留在潍县,没有名师教导,会耽误他的前途,京城的国子监全是当世大儒,如今哥哥有机会能去这等最高学府求学,怎么能因为自己耽误他的前途。

于是辛月开口说:“有姑母和玉娘陪我就够啦,哥哥还是陪着娘亲、年哥儿一块儿去京城吧,那可是国子监,若不是爹爹在京为官,咱

们想去都进不去呢。”

“妹妹……”辛盛还要再争辩,他努力自学,也一样能考上进士,可辛月却没给他继续说话的机会,笑着说:“哥哥你留在潍县也不过半个月才回来一日,若是那日赶上我要去商行办事,咱们晚上才能碰到一块儿吃个晚食而已,还是去京城吧,想来国子监也一样要给学子放假,到时候有长假了,哥哥骑马回来看望我便是。”

“没良心。”辛盛闻言气笑了,自己好心要留下陪妹妹,妹妹却嫌弃自己留在潍县也没用,他拍了一下妹妹的脑袋气道:“你是不是就盼着我走远点,就没人盯着你的课业了?”

“哪有,冤枉。”辛月还真没往这想,她都过习惯了每日都要读书写字的日子了,活在一群努力上进的人之中,咸鱼的属性都快消失了。

“最好是没有。”辛盛冷哼一声,说:“便是我走了,你的课业也不能放松,到时候我让姜南星定期来收查。”

辛家与姜家有些处成通家之好的架势,起因是辛盛常常帮助沈砺的课业,沈砺被辛盛提点得课业比在京城时大有进步。

原本不爱见外人的姜御医,每回知道辛盛来了自家,都会放下手头的事去看辛盛一眼,有时还替辛盛把脉,送过辛盛几回调理身体的补药,寒暑之时还打发孙子给辛家送祛暑、驱寒的汤药。

辛月可知道姜南星是个在书院里混日子的,回回书院考试过后,见到他必然是一瘸一拐挨过姜御医揍的,听到辛盛要把自己的课业托付给姜南星,辛月忍不住笑出声,反问道:“哥哥让姜家哥哥替我检查课业?”

辛盛一愣,他只是最信任挚友,所以才第一时间想起他,现在一想,也想起来挚友那学得乱七八糟的学业,若是让他教导妹妹,怕是会把妹妹也带到坑里去,辛盛尴尬的咳嗽一声,转口道:“让姜南星收走你的课业,交给沈砺检查,他做你的老师绰绰有余。”

沈砺在京城求学时本就不是什么差生,他只是和天才比起来有差距罢了,他本身也有中上之姿,只是摊上了一个急功近利的亲爹,和一个不明是非的亲娘,才差点把一个好好的孩子耽误了。

第139章

自到了潍县后,沈砺被表哥带着四处游山玩水开阔心境,又结识了辛盛这般的天才为友,辛盛虽天才却无傲气,见沈砺学业上有不通之处,便会主动帮他解惑,沈砺的课业进步飞快,书院的先生都说他可以试着下场考童生试了。

见兄妹二人说得热闹,宋氏无奈的出声说:“你们这都安排好了之后的事了……”

辛月与辛盛对视一眼,纷纷笑出来,一边一个的挨着宋氏,辛月说:“娘亲,你就放心吧,我有姑母与表妹作伴,隔壁又住着二叔一家,没什么好不放心的,若是娘亲想念我,便是爹爹假期不多,娘亲挑那不冷不热的时候多回来看看我便是。”

辛盛自然也希望爹娘一世白头,莫生波折,于是帮着劝道:“到冬日养不了蚕,商行也无事,我正好也放冬假,便回来潍县接妹妹去京城团聚。”

见宋氏被说得松动,辛月又最后给她加了把火,道:“娘亲莫要犹豫了,爹爹年纪又不大,长得又俊朗,还是新科状元前途看好,若娘亲不在爹爹身边,不知有多少人会心怀不轨的蓄意接近爹爹呢,爹爹自然是个正派人,可若没有娘亲看着,万一被人做局着了道呢?”

宋氏也不是不怕,毕竟世上不是有句流传甚广的话便是悔教夫婿觅封侯么?

被大家劝了半响,她也定下决定来,便说:“好啦好啦,那就等你们爹爹回来了,便这么与他说,若他也同意,那就我带着盛哥儿、年哥儿一块儿陪你们爹爹去京城,大姐和玉娘陪着月娘留在潍县。”

既然做了决定,宋氏便不是那拖泥带水的人,第二日起便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专心教导徒弟崔慧娘的身上。

崔慧娘本就是个专业的绣娘,先前也只是不擅长绣大幅的绣画,这近一年的时间随着宋氏日日勤学苦练,几乎不曾停歇,不仅手艺进步得飞快,连宋氏所教的绝技针法也已经掌握了大半。

只是听说师父要离开潍县去京城,日后锦绣阁的定制衣裙都交给她做,崔慧娘没有以后能挣更多银钱的欣喜,反而极度不舍,连着数日关店之后还跟着宋氏回家,惹得宋氏哭笑不得。

宋氏在族人带来给她瞧的姑娘中,倒是真发现了两个手巧眼利的姑娘,只是当时没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去京城,便托女儿回族里办事时去问那两家,是愿意让女儿随她去京城学艺,还是去县城随她的徒儿崔慧娘学刺绣。

宋氏去了京城也不准备闲着,已经打算好了要在京城接着开锦绣阁,若那两个姑娘愿意随她去京城,也很方便教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