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婚后失控 > 第706章 他要的不是一时之欢(第1页)

第706章 他要的不是一时之欢(第1页)

莫行远却不这么认为。

他说:“万一,她的身后没人呢?就算是有,对方并没有在关键时候成为她的靠山呢?”

“你会不会过度担心了?”贺辛言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糟糕。

更何况,苏离又不蠢,若真有问题,她不可能发觉不了的。

莫行远站在落地窗前,他也希望是他过度担心了。

“不过话说回来,你这么担心她,怎么就不能跟她好好的?”贺辛言说:“你这一次是铁了心的不跟她再继续了?”

莫行远眼睑下垂,转过身,端起桌上的养生茶,“。。。。。。

春寒料峭,市北医院旧址的纪念碑前,铃兰花在风中轻轻摇曳。苏离站在碑侧,目光落在铭文上那句“你们的声音,终将回响不息”,久久未动。小星蹲在花丛边,小心翼翼地将一束白菊放在石基前,低声说:“外曾祖母,我来告诉您,现在没人能再关住谁了。”

她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抚了抚儿子的发。阳光斜照,碑影拉长,仿佛一道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回国后的一年,并非风平浪静。尽管季建国已被判刑十五年,罪名涵盖滥用职权、贪污受贿、非法拘禁及妨碍司法公正,但“清源计划”的余波仍在暗处涌动。一些曾参与名单筛选的心理医生悄然辞职移民,个别地方妇联干部被调离岗位却未追责,而那份《重点关注对象》名单上的三十七人中,仍有十一人下落不明??有人失踪多年,有人被家人以“精神问题”长期软禁于乡间老宅。

苏离知道,制度的溃烂不会因一人倒台而痊愈。真正的改变,必须从根部开始。

这天上午九点,“倾听之屋”总部召开紧急会议。陈慧琳医生、伊莎贝尔、小星和几位核心志愿者围坐在会议室圆桌旁,桌上摊开着一份刚收到的匿名举报材料:某省会城市的精神卫生中心,仍在使用未经批准的“行为干预疗法”,并对多名提出离婚诉讼的女性进行强制评估与留观。

“这不是个案。”陈慧琳推了推眼镜,声音沉稳,“我们最近接到二十多起类似投诉,分布在全国七个省份。手段比三十年前更隐蔽??不再直接送医,而是由丈夫或公婆申请‘心理健康关怀’,通过社区心理服务站出具‘高风险预警’报告,再转介至合作医院。整个流程看似合法,实则步步设陷。”

伊莎贝尔冷笑一声:“他们学会了包装暴力。把压迫变成‘关心’,把囚禁说成‘治疗’。可笑的是,这些机构背后的资金链,很多还能追溯到当年‘清源计划’的关联企业。”

苏离指尖轻敲桌面,眼神渐冷。“那就撕开它的包装。”

三天后,一支由法律、医疗、社工组成的联合调查小组秘密出发,奔赴南方某市。苏离亲自带队,伪装成前来咨询的家庭成员,潜入当地一家名为“心桥”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接待她们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主任,笑容温和,言语体贴,反复强调“我们不做诊断,只提供情绪疏导”。

然而,在一间不起眼的档案室里,小星利用技术手段黑入内部系统,发现了惊人数据:过去一年内,共有四十三名女性被标记为“家庭关系失衡高危个体”,其中三十六人后续被转入指定医院接受为期两周以上的“封闭式心理调适”。更令人愤怒的是,系统后台自动生成的评估模板中,竟包含诸如“对婚姻缺乏感恩心态”“表现出过度独立倾向”“拒绝顺从长辈安排”等非医学判定标准。

当晚,他们在宾馆整理证据时,房间门锁突然发出轻微响动。

“有人试开门。”小星迅速关闭电脑,抓起背包贴墙而立。苏离示意众人保持安静,自己缓缓靠近门口,透过猫眼看见两名身穿保安制服的男子正在刷卡。

“退房。”她低声下令。

一行人从消防通道撤离,刚走出大厦,一辆黑色SUV便缓缓驶近。车窗降下,露出一张陌生面孔:“苏律师,有人想见你。”

苏离不动声色:“我不认识你。”

“你母亲的朋友,周明远。”男人顿了顿,“他知道真相,也留下了东西给你。”

她心头一震。周明远早已去世,这话显然是某种接头暗语。

“他在哪儿?”

“活着的人不能告诉你。但如果你愿意,明天清晨六点,城南老火车站废弃月台,你会得到一封信。”

对方说完便驾车离去。

那一夜,无人入睡。伊莎贝尔联系了本地记者朋友,安排好突发新闻播报预案;陈慧琳连夜整理出“心桥”中心违规操作的技术证据;小星则破解了部分加密文件,发现该机构与三家精神病院、两家心理咨询协会存在利益输送链条,而其中一个董事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当年市教育局基建项目的审批记录中??正是季建国的老部下王德海。

清晨五点,天还未亮,苏离独自来到老火车站。

锈迹斑斑的铁轨延伸进雾中,月台杂草丛生,唯有尽头一盏孤灯微弱闪烁。她一步步走过去,果然在长椅下摸到一只防水信封。

打开后,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和一页手写信。

照片上是年轻的林秀英与一名戴眼镜的男子并肩而立,背景写着“省纪委信访办”。男子面容清瘦,眼神坚毅,下方有一行小字:**王振华同志,1989。5。12**。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